高一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如下:
內容: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成立條件: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
推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建立方法:邏輯思維的方法,推理和實驗。
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改變,物體加速度的改變。
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物體的慣性大小取決于物體的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注意: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此外,牛頓第一定律也指出了力的概念是無法脫離與物體和參照系而獨立存在的。同時,該定律也指出了力與速度的變化之間的聯系,即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還有疑問,建議咨詢物理老師或查看學校發的物理課本。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拉力。如果突然撤去這個拉力,物體將會以多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知識點:
1.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直到受到外部作用力的影響。
2.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
解析過程:
1. 原來物體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因此滿足牛頓第一定律的條件。
2. 突然撤去拉力后,物體失去了外力作用,但由于慣性,物體將繼續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做勻速直線運動。
3.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速度不變,所以物體將以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物體在撤去拉力前已經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即f = F = 5N。
撤去拉力后,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仍為5N。由于慣性,物體將繼續保持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物體將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這個例題可以幫助你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中的慣性概念,以及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時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