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部分的常用公式如下:
一、運動學
1. 速度、速率:v=s/t;
2. 加速度:a=F/m;
3. 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v)=角速度(ω)×半徑(r),向心力(F)=向心加速度(a)×半徑(r)=質量(m)×離心率(e)。
二、動力學
1. 動量:p=mv;
2. 動量定理:Ft=mvt-mvo;
3. 碰撞:動量守恒定律:mv=mv′+mv′′。
三、功和能
1. 功:W=Fscosθ;
2. 功率:P=Fv;
3. 能:E=mc2。
四、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1. 簡諧運動周期與振幅關系:T=2π√(m/k);
2. 阻尼振動等效于阻尼力不斷作用在一個做簡諧運動的彈簧上,彈簧最終的勢能轉化為內能。
以上只是高中物理必修部分的一部分公式,更詳細的內容建議查閱相關書籍或詢問老師。
高中物理必修的所有公式較多,以動能定理的公式為例:
W總=ΔEk,其中ΔEk指的是動能的變化。表達式為:W總=1/2mv2-1/2mv?2。
例題:
1. 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運動,水平面光滑,當物體受到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作用后,物體將做怎樣的運動?動能的變化量是多少?
解:物體在運動方向受到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6N的作用,則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F/m=1.2m/s2。
設t秒內物體的位移為x,則有:x=1/2at2
又因為物體的動能E=1/2mv2,所以E=Ft2/m
所以E∝t2,即動能隨時間的變化呈二次函數形式變化。
又因為動能定理中W總=ΔEk,所以力F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本題中力F做功為W=Fx=(6×2t)J。
所以物體的動能變化量為ΔEk=(6×2t)J-1/2mv?2
帶入數據可得ΔEk=48J。
因此,當物體受到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作用后,物體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物體的動能將增加4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