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式及例題有:
1. 滑動摩擦力公式:F=μ×Fn,其中,μ是摩擦系數,由接觸面的材料、濕度和粗糙度等因素決定;Fn是正壓力。
【例題】一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F$而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撤去F后,物體在摩擦力作用下做減速運動,關于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就是物體開始運動后的滑動摩擦力
B. 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水平推力成正比
C. 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越大,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也越大
D. 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動摩擦因數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
【答案】AD
【解析】
A.物體開始運動后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所以物體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就是物體開始運動后的滑動摩擦力,故A正確;
B.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但正壓力與水平推力無關,故B錯誤;
CD.動摩擦因數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2. 靜摩擦力的計算:可以由物體的平衡條件來求解。
例題】質量為$m$的小物塊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體B向上運動,已知斜面體B靜止不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斜面體B對物塊A的靜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斜面體B對物塊A的支持力可能大于重力
C.物塊A對斜面體B的壓力大小一定小于重力垂直斜面分力的大小
D.物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下
【答案】AC
【解析】
A.若物塊A向上運動時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則物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A正確;
B.若物塊A向上運動時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則物塊A受到的支持力可能小于重力,故B錯誤;
C.若物塊A靜止不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則物塊A對斜面體B的壓力大小一定小于重力垂直斜面分力的大小,故C正確;
D.若物塊A向上運動時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則物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或為零,故D錯誤。
故選AC。
3. 庫侖定律公式:F=k$\frac{Qq}{r^{2}}$。其中,F是庫侖力(或稱電場作用力),k是靜電力常量,Q、q是兩個帶電體的電荷量。
例題】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導體小球A和B,彼此接觸后再分開,則( )
A. 兩個小球所帶電荷量都變為原來的一半
B. 兩小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小為原來的一半
C. 兩小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變
D. 兩小球所帶電荷量將均勻的分配給兩個小球
【答案】D
【解析】
根據電荷守恒定律可知兩小球所帶電荷量不變;根據庫侖定律可知兩小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變;兩小球所帶電荷量將均勻的分配給兩個小球。故ABC錯誤,D正確。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中關于摩擦力的主要公式及其例題。請注意例題的分析過程和解答思路,有助于加深對公式應用的理解。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式:
f = μN
其中,f 是摩擦力,μ 是摩擦系數,N 是正壓力。
例題: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現用15N的水平拉力使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求:(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2)物體在4s內的位移大小。
解析:
由題意可知,正壓力N=mg=50N,摩擦系數μ=0.2。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f=ma,其中f=μN=0.2×50=10N,解得:a=F-μmgm=15-105m/s2=1m/s2。
(2)物體在4s內的位移大小為:x=at2/2=1×42/2m=8m。
所以,物體在4s內的位移大小為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