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摩擦力題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物體A在物體B上,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μ1,A與B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μ2。如果用力拉A,使AB一起移動,求最小拉力的大小。
2. 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小車a和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b上表面由一根彈簧與一塊木塊連接?,F(xiàn)用一水平力F拉小車a,使小車a、b以某一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木塊質(zhì)量為m,求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 質(zhì)量為M的楔形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斜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小物塊沿斜面下滑,試分析小物塊受到哪些力作用?
這些題目涵蓋了摩擦力大小、方向、平衡條件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點,有助于加深對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理解。
題目:
一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5kg,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一個人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20N拉物體,使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求物體在前進(jìn)10m的過程中,拉力做的功和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據(jù)動摩擦因數(shù)和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可以求得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根據(jù)功的公式,我們可以求出拉力和摩擦力做的功。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f = μFn = μ(mg - Fsin30°) = 0.2 (5 10 - 20 0.5) = 7N
物體在前進(jìn)10m的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
W1 = Fcos30°s = 20 0.8 10 = 160J
摩擦力做的功為:
W2 = -fs = -7 10 = -70J
所以,拉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做的功,總功為:
W總 = W1 + W2 = 9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