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總結如下:
1. 萬有引力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之間,它們之間的引力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2. 發現者:艾薩克·牛頓。
3. 適用條件:公式中G為比例系數,引力常數,是由卡文迪許扭秤實驗測定的,其數值為6.67×10^-11 N·m^2/kg^2。兩個質點間相互吸引力只與它們的質量有關;與兩物體是否接觸無關。
4. 萬有引力定律公式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要經過一些推導,才能適用到一般的問題上。
5. 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在地球表面附近,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在兩極處重力加速度最大。
6. 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其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軌道半徑即為衛星的軌道高度。
7. 同步衛星:定軌道(赤道上方)、定高度、定周期、定速率。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萬有引力的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請注意,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萬有引力是一個復雜而深入的概念,需要深入理解和實踐。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總結:
1. 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2. 萬有引力定律適用條件:適用于質點間的相互作用。
3. 引力常量:實驗測得,G=6.67×10^-11 m^3/kg^2。
例題:
質量為5kg的物體在距地面為40m高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經時間t=5s落地,求物體下落時所受重力做的功。
解析:
(1)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得:$h = \frac{1}{2}gt^{2}$
解得:$t = \sqrt{\frac{2h}{g}} = \sqrt{\frac{2 \times 40}{10}}s = 2\sqrt{2}s$
(2)物體下落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W = mgh = 5 \times 10 \times 40J = 2000J$
總結:本題考查了重力做功的計算,屬于基礎題。
注意本題中物體下落過程中只受重力,所以重力做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解題時注意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取決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