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總結如下:
一、質點的運動(力學)
1. 直線運動
1.1 勻變速直線運動
1.1.1 運動學
1.1.2 動力學
1. 拋體運動
1.2 圓周運動
1.2.1 勻速圓周運動
1.2.2 離心現象
2. 力
2.1 常見的力
2.2 力的合成
2.3 力的平衡
3. 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3.1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3.2 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二、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三、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等。
四、萬有引力與航天
萬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如下:
一、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速度越大,表示位置變化越快,即速率越大。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速率是標量,它等于物體運動的快慢,是瞬時速度的大小。速率不變的運動就是勻速運動。速率相等就表示在同一時刻速度不一定相等。速率相等時,若初位置不同,末位置也不一定相同。速率相等時,若初速度方向不同,則末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同。
二、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也是矢量。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小,表示速度變化越慢。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加速度與速度無關,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為零時,物體可能在做加速運動(如自由落體),也可能在做減速運動(如勻速圓周運動)。
三、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公式為:S=v0t+1/2at^2(S為位移,v0為初速度,a為加速度,t為時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公式為:S=vt(S為位移,v為速度,t為時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初速度和時間共同決定。
四、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隨高度變化的單向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重力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重力加速度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在地球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比在兩極處小一些。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方向指向地球中心。在忽略地球自轉的情況下,物體的重力等于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的重力加速度是一個常數,與物體的質量大小無關。
五、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質量單位千克(kg),千克力(kgf)和牛頓(N)是等效的;加速度單位米每二次方秒(m/s^2)也是等效的;所以牛頓第二定律可作以下近似處理:第一,不考慮質量時,公式不再成立;第二,當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不必考慮其他物體對它的影響;第三,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的加速度為零;第四,當物體的質量改變時,可以代入相應的公式計算比較。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牛頓第二定律可以表述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與物體質量的倒數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牛頓第二定律不僅適用于慣性系中物體的運動規律,也適用于非慣性系中物體的運動規律。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或靜電力慣性力。慣性力的大小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慣性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慣性力不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而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出來的虛擬力。慣性力的存在與否取決于物體的質量是否改變以及物體是否處于參考系中。質量是物體慣性的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質量改變時慣性也隨之改變。質量是物體慣性的唯一量度;其他因素不會改變物體的慣性大小和質量大小。
六、動量定理:動量定理的內容是:物體受到
高中物理總結
高中物理大致分為運動學、力學、電學和能量四大板塊,每個板塊的考點多有不同。下面就每個板塊的內容進行總結。
一、運動學
1.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v=v?+at
2. 位移與時間關系:s=v?t+1/2at^2
3. 速度與位移的關系:v^2-v?^2=2as
二、力學
高中物理力學部分主要分為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等板塊。下面就這些內容進行總結。
1.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F=ma,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是:
(1)明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要到位;
(2)根據運動規律或牛頓定律建立方程;
(3)求解方程,注意各量符號的規定。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前3s內的位移。
解: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位移公式得:s=1/2at^2,帶入數據解得:s=4.5m。
三、電學
高中物理電學部分主要分為庫侖定律、電功與電功率、電阻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等板塊。下面就這些內容進行總結。
四、能量
高中物理能量部分主要分為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板塊。下面就這些內容進行總結。
動能定理的應用:在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時,首先要根據題意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再根據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一般步驟為:
(1)明確研究對象和研究的運動過程;
(2)根據動能定理列方程。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前3s內的位移。
解:由動能定理得:Fs-fs=ΔEk,其中f為物體所受摩擦力,s為物體發生的位移,代入數據解得:s=4.5m。
公式大全及例題過濾掉的內容無法提供,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