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飽和度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
1. 班內工作指數:班內工作指數=班內工作負荷時間/正常工作時間。
2. 百分比工作負荷比率:百分比工作負荷比率=某時間段內實際工作量/本崗位責任人最大可承擔的工作量100%。
3. 日(或周)工作負荷率:如果以日(或周)為時間單位,則用某時間段內實際工作量與該崗位責任人平均可工作時間相比,得到日(或周)工作負荷率。
4. 超負荷率:超負荷率=實際工作量(總量)-工作飽和量(總量)/實際工作量(總量)×100%。
這些公式主要用于衡量崗位責任人承擔的工作任務是否適度,是否超出崗位責任人的承受能力,進而判斷崗位責任人是否在工作飽和度上存在飽和量對崗位責任人造成影響。
任務A:需要花費2小時完成
任務B:需要花費4小時完成
任務C:需要花費6小時完成
任務D:需要花費8小時完成
其他任務包括一些日常行政工作,這些任務不涉及具體的工作量,但需要員工花費時間處理。
假設該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那么一個月的總工作時間為:
總工作時間 = 每天工作時間 × 每月工作日 = 8小時/天 × 21天 = 168小時
工作飽和度 = (總工作時間 - 非工作時間) / 總工作時間 × 100%
其中,非工作時間包括處理日常行政事務、休息、用餐等時間。
根據上述公式,我們可以將任務所需的時間和總工作時間代入公式中,得到該員工的工作飽和度為:
工作飽和度 = (168小時 - 非工作時間) / 168小時 × 100% = (168小時 - 假設的非工作時間) × 100%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假設的非工作時間為其他任務的非工作時間加上一些固定的休息時間。在實際應用中,非工作時間的計算可能因具體情況而異。
例如,如果該員工每天有半小時的午餐時間、15分鐘的休息時間以及一些固定的行政事務時間(例如填寫報告、接聽電話等),那么非工作時間可能為總工作時間的25%。在這種情況下,工作飽和度將變為:(168小時 - 25%) / 168小時 × 100% = 93.75%。
這個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工作飽和度計算公式來計算一個員工的工作飽和度。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非工作時間和任務所需時間的計算方式,以獲得更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