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2.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一、實驗思路
把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木板上放一個可以左右移動的小車,小車一端連接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另一端連接繞過滑輪系有槽碼的細繩。小車在槽碼的牽引下運動,通過研究紙帶上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小車運動的速度是怎樣隨時間變化的。
實驗器材有:電磁打點計時器,6v低壓電源,復寫紙,導線,一段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細繩,鉤碼,刻度尺,坐標紙(用來做v-t圖像)。注意不需要用秒表。
二、進行實驗(實驗步驟)
①把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
②讓小車一端連接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另一端連接繞過滑輪系有槽碼的細繩,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
③先接通電源啟動計時器,然后放開小車,讓它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行小點。隨后,立即關閉電源。
④增減所掛的槽碼(或在小車上放置重物),更換紙帶,再做兩次實驗。
注意事項:
1、開始釋放小車的時候,小車應該靠近打點計時器。
2、先通電,后釋放小車。
3、打點完畢,馬上關閉電源。
4、鉤碼的質量要適中,不能質量太大,也不能質量太小。
5、實驗時要注意保護小車及滑輪,要避免它們被碰壞或跌壞。
三、數據記錄(處理紙帶)
為了便于測量,舍掉紙帶開頭一些過于密集的點,找一個適當的點作為計時起點。在紙帶起始端附近,取一個開始的計數點為0下面連續四個點為一個計數點。
計數點瞬時速度的求法:以紙帶上某點為中間時刻取一小段位移,用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這點的瞬時速度。
四、數據分析
v-t圖像做法:通過觀察、思考,找出這些點的分布規律,讓盡可能多的點處在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應對稱地分布在直線兩側。
實驗結論:
①圖線為一條傾斜的直線;
②小車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即小車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
特點:①加速度a恒定不變②v-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兩類勻變速直線運動:
①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
②勻減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
v-t圖像的理解:
①其上每一個點表示某一時刻的速度,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即物體運動的方向)。
②直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注意:不能從斜率正負說明質點做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
③圖象經過時間軸說明速度方向改變。
④圖象出現折點說明加速度改變。
二、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v= v0+ at(末速度=初速度+增加的速度)
(一般以v0的方向為正方向,則對于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取正值;對于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取負值。)
特殊例子:
①當v0= 0 時,v = at,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②當 a = 0 時,v= v0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一、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在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等于位移的大小。
位移:x=vt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位移公式:
①不管圖線的形狀如何,在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大小都表示相應的位移。面積在t軸上方表示位移為正,下方表示位移為負。
②因為υ0、α、x均為矢量,使用公式時應先規定正方向。若物體做勻加速運動,a取正值;若物體做勻減速運動,則a取負值。
③若v初=0,則
④代入數據時,各物理量的單位要統一用國際單位制。
- 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①當v0=0時,v2=2ax,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如自由落體問題。
②當v=0時,-v02=2ax,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靜止,如剎車問題。
2.4自由落體運動
一、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自由落體運動。
2、特點: ①從靜止開始下落,即初速度v0為零。
②只受重力。
二、自由落體加速度
①定義: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叫作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
②符號:通常用g表示。
③方向:豎直向下。
④大?。阂话?em>g =9.8m/s2,粗略計算g=10m/s2。
三、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也適用于自由落體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