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知識點總結包括:
1. 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或正在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就叫做摩擦力。
2. 分類: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是摩擦力的兩種主要類型。
3.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接觸面間的正壓力(法向力)、材料、粗糙程度,以及摩擦系數。
5.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的變化來求得,一般來說,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即F=μN。
6. 摩擦力可以做動力,也可以做阻力。
7. 靜摩擦力的大小隨外力的變化而變化,其最大值等于物體開始滑動時的臨界值,即fm=μN。
8. 靜摩擦力可以作為動力也可以作為阻力。作為動力時,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
9. 相互壓緊的物體間正壓力一定時,接觸面間的摩擦力隨另一物體表面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以上就是關于摩擦力的主要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學習過程中,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理解,效果會更好。
例題:
題目:小明騎自行車上學,自行車前后輪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5m^{2},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0N,則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知識點:摩擦力、壓強
分析:
1. 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行車的重力,即$F = G = mg = (20kg + 20kg) \times 10N/kg = 400N$。
2. 自行車前后輪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5m^{2},所以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為$p = \frac{F}{S} = \frac{400N}{0.5m^{2}} = 800Pa$。
3. 由于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為20N,所以自行車受到的牽引力為20N,根據二力平衡原理,小明騎車所用的動力也為20N。
答案: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為800Pa。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摩擦力、壓強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通過本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壓強的概念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