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的數據可以通過實驗得到,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表格示例,記錄了不同物距下所對應的像距、像高、成像情況等:
| 物距(u) | 像距(v) | 像高(h) | 成像情況 |
| :--: | :--: | :--: | :--: |
| 20cm | 10cm | 1cm | 縮小、倒立 |
| 30cm | 20cm | 2cm | 等大、倒立 |
| 40cm | 30cm | 0.5cm | 放大、倒立 |
| 50cm | 無實像 | 無實像 | 無實像,光屏上無像 |
| 60cm | 無實像 | 無實像 | 無實像,光屏上無像,成虛像 |
請注意,這個表格只是一個示例,實際的數據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于凸透鏡的型號和實驗條件。此外,表格中的成像情況還包括倒立、等大、放大、縮小等描述性詞匯,這些詞匯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或修改。
如果你需要更詳細的數據,可能需要查閱相關的光學書籍或專業網站,以獲取更準確和詳細的信息。
| 物體位置(u) | 像的位置(v) | 像的性質 | 焦距(f) | 放大率(n) |
| :--: | :--: | :--: | :--: | :--: |
| 20cm | 15cm | 倒立、縮小、實像 | 5cm | -2.0(縮小) |
| 15cm | 25cm | 倒立、放大、實像 | 10cm | 2.0(放大) |
| 35cm以上 | 無像 | 無像 | 無(透鏡焦距) | 無(無像) |
例題:
1. 這個物體應該放在凸透鏡的什么位置?
答:物體應該位于凸透鏡的15-20cm之間。
2. 這個物體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怎樣的?
答: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3. 這個物體的放大率是多少?
答:物體的放大率是2.0(放大)。
4. 如果將物體移動到離凸透鏡更近的位置,光屏上的像會有什么變化?
答:如果將物體移動到更近的位置,光屏上的像會變小。
請注意,這只是一張簡單的表格示例,用于說明凸透鏡成像的基本概念。實際上,凸透鏡成像的性質和規律可能會因不同的物體位置和焦距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