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當(dāng)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傾向)時高中物理力的教案,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稱為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
①接觸面粗糙;
②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有彈性;
③接觸面之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注: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特別要注意“親屬”的理解。
3、摩擦方向
①靜摩擦力的方向始終與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②滑動摩擦的方向始終與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闡明
(1)“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滑動摩擦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或者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角度。
(2) 滑動摩擦力可以起到驅(qū)動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阻力的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靜摩擦力的大小:
①與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guān)。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即0≤f≤fm,但與接觸面的相互擠壓力FN沒有直接關(guān)系。具體大小可以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jié)合動力學(xué)定律來確定。
②最大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在中學(xué)階段討論問題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可以認(rèn)為它們具有同等價值。
③作用: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它可以是功率或電阻。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即與一個物體施加在另一物體表面上的垂直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代表滑動摩擦力,F(xiàn)N代表正壓力,μ為動摩擦因數(shù))。
闡明
①FN表示兩個物體表面之間的壓力,本質(zhì)上是彈性的,而不是重力。更多情況需要根據(jù)運動條件和平衡條件來確定。
②μ與接觸面的材質(zhì)和接觸面的狀況有關(guān),沒有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
5. 摩擦力的影響
它總是阻礙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但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它可能是功率或電阻。
視頻教程:
實踐:
1.關(guān)于由滑動摩擦公式推導(dǎo)出的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一個。動摩擦系數(shù)μ與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動摩擦因數(shù)μ與正壓力FN成反比。 FN越大,μ越小。
C、動摩擦系數(shù)μ與摩擦力F成正比,與正壓力FN成反比
D、動摩擦系數(shù)μ的大小由兩個物體接觸面的條件和材料決定。
分析:動摩擦因數(shù)僅與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guān),與FN的大小和F的大小無關(guān)。
2.下列關(guān)于摩擦力的敘述正確的是(D)
一個。受到靜摩擦力的物體必須是靜止的
B. 受到滑動摩擦的物體一定是運動的
C、靜摩擦力可以是動力,而滑動摩擦力只能是阻力。
D. 摩擦力可以是功率或阻力
分析: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發(fā)生靜摩擦,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這里所說的“相對靜止”和“相對運動”都是以這兩個物體為參考系的。 ,如果使用其他物體作為參考系,它們可能是靜止的,也可能是移動的。摩擦阻礙的也是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如果使用其他物體作為參考系,摩擦力可能是功率或阻力。
3.下列關(guān)于滑動摩擦力的敘述正確的是(BC)
一個。當(dāng)有壓力時,必然有滑動摩擦。
B、有滑動摩擦,就必然有壓力。
C.滑動摩擦力始終垂直于接觸面上的正壓力
D.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分析:本題考察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大小和方向。由產(chǎn)生滑動摩擦的條件可知,選項A不正確,選項B正確。滑動摩擦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而正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因此滑動摩擦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兩個物體接觸面之間的正壓力,所以選項C為正確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成正比,但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因此選項D不正確。因此高中物理力的教案,本題答案為B、C。
4、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與摩擦有關(guān)的問題。您認(rèn)為以下哪些說法是錯誤的(BD)
一個。人行走時,會受到靜摩擦力的影響;當(dāng)它們靜止在水平表面上時,它們不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
B、消防員雙手握住一根直立的竹竿,勻速向上攀爬時,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下的;當(dāng)他以勻速下滑時,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用手垂直握住酒瓶,使其保持在空中。當(dāng)你加大手的力量時,酒瓶上的摩擦力保持不變。
D. 在結(jié)冰的平坦道路上撒一些鹽,以防止人們行走時滑倒
分析:無論是勻速向上攀登還是向下滑行,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撒些鹽,一來是為了防止人走在路上滑倒,二來是為了讓冰雪融化得更快。
5.
如右圖所示,A是一塊上表面粗糙的長木板。它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勻速向右運動。木塊B在木板A的上方以速度v2勻速向右移動。
,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BD)
一個。若v1=v2,則A、B之間無滑動摩擦
B、若v1>v2,則B受到A向右的滑動摩擦力。
C、若v1v2,A受到B向左施加的滑動摩擦力。
解析
:若v1=v2,則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故A正確;如果 v1
> v2,則B相對A向左移動貝語網(wǎng)校,因此B受到向右滑動摩擦。 A相對B向右移動,A向左受到滑動摩擦,故B、D正確;如果v1 Mg,在m上放了另一個小物體,并且m仍然保持原來的靜態(tài),則:
A、繩索的張力增大;
B、m的合力不變;
C、斜坡對m的摩擦力可能會減小;
D、斜面對m的摩擦力必須增大。
8、帶式輸送機(jī)將物體勻速輸送到高處時,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一個。與物體速度方向相同; B.與物體的速度相反;
C、摩擦力為零; D、由于相對運動趨勢未知,無法確定。
9. 如圖12所示,在
在水平面上向右移動的物體的質(zhì)量為20公斤。運動過程中,還受到向左10N的水平拉力。物體上的滑動摩擦力為:(g=10N/kg)()
一個。 10N,向右; B. 10N,左;
C. 20N,向右; D. 20N,左。
11、如圖,人重300N,物重200N,地面粗糙,無水平滑動。當(dāng)人用100N的力向下拉繩子時,求人對地面的彈力和地面對物體的彈力?
【拓展與完善】
13
菏澤市第一中學(xué)高中生物理教學(xué)案例(NO.9)
《摩擦力》參考答案
【例1】D
【例2】分析: ⑴ 由于A、B勻速向右運動,物體B上的合力為零,因此物體B上的摩擦力也為零。
⑵.由于A、B彼此不相對滑動,因此B所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這時就不能使用滑動摩擦力公式了。
計算一下,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B有
,所以
,方向為水平向右。
⑶.由于A、B相對滑動,B上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即
,方向為水平向右。
(4) 由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之間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guān),所以
,方向為水平向右。
【例3】B 【例4】 ⑴ 靜止,4N ⑵ 加速向上滑動,9N [例5] BD
[培訓(xùn)用]
1.D2、C3.CD5、C6、BD8.A9.D
11..4N13.CD
另類問題
如圖所示,物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物體和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若水平力F增大,整個裝置仍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
A、傾斜物體對物體的彈力一定增大;
B、斜面與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必然增大;
C、水平面與傾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D、水平面對斜面的彈力必須增大;
答案A
4. 將物體 m 放置在粗糙的斜坡上并保持靜止。首先用水平力F推動m,如圖所示。當(dāng) F 從 0 逐漸增大而物體 m 保持靜止時,則…………………………()
①物體m上的靜摩擦力逐漸減小到零
②物體m上的彈力逐漸增大
③物體m上的合力逐漸增大
④物體m上的合力不變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4.D
10、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m、2m的四塊木塊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兩塊質(zhì)量為 m 的木塊由一根不可伸展的輕繩連接起來。木塊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μmg。現(xiàn)用水平拉力F拉動其中一塊質(zhì)量為2m的木塊,使四塊木塊以相同的加速度運動。輕繩對米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10.
12.
12.公元
高中生預(yù)習(xí)+教師備課材料:
測試點
考點匯總+課件+教案+試卷)
圖片、文字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當(dāng)之處,將在告知后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