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 組裝器材: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將凸透鏡、光屏、蠟燭等器材按照要求安裝好。
2. 點燃蠟燭:點燃蠟燭以提供光源,并使蠟燭火焰在凸透鏡的焦點內。
3. 調整光屏:調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可見。
4. 移動蠟燭和透鏡的距離: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距離,觀察光屏上成像的變化。
5. 記錄數據:記錄每次實驗中蠟燭、透鏡、光屏三者的位置,以及所成像的大小、倒正、虛實、位置等信息。
6. 重復實驗:重復實驗數次,以獲得更全面的實驗數據。
7. 分析數據:通過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通過這些步驟,可以探索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即當物距在一特定的范圍內時,在光屏上會出現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或虛像。這些規律在光學、攝影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
題目: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如果將物體移動到離凸透鏡的距離為15厘米處,此時光屏上呈現一個放大的像,那么物體移動到離凸透鏡的距離為多少厘米時,光屏上將呈現一個縮小的像?
答案: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當物體移動到離凸透鏡的距離為15厘米時,物距處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成放大的實像。因此,可以推斷出該凸透鏡的焦距在7.5厘米到30厘米之間。
接著移動物體到離凸透鏡的距離,如果此時物體移動到距離凸透鏡的距離為30厘米時,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將呈現一個縮小的像。
所以,光屏上將呈現一個縮小的像的距離為30厘米。
希望這個例子可以幫助你理解并過濾掉無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