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梳理如下:
1. 電荷:摩擦帶電,電子轉移。
2.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帶同種電荷。
3. 驗電器:金屬箔片張角大,所帶電荷多。
4. 電荷量:單位庫侖(C),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轉移。
5. 導體和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
6. 串聯和并聯: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并聯電路電流有多條路徑。
7. 電流和電路:電流通過用電器做功。
8. 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并聯電路各部分電壓相等。
9. 歐姆定律:同一導體(電阻一定)通過的電流與加在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加在兩端的電壓與通過的電流成反比。
此外,還有電功率、電能、電功等知識點。電學是初中物理中比較重要的部分,需要理解和記熟公式和概念。對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反復思考,也可以和同學交流,尋求解答。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梳理及例題
一、電荷
1.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
2. 兩種電荷: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
3.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二、電路
1. 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 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3.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識別:
(1)串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串聯電路中,把任意一盞燈從燈座中取下,其他燈都不亮。
(2)并聯:電流有多條通路。并聯電路中,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都能獨立工作。
三、電流和電流表
1.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單位有A、mA、μA。1A=1000mA、1mA=1000μA。
2. 電流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1)電流表必須和被測的用電器串聯;
(2)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4)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四、電壓和電壓表
1. 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的作用是提供電壓。單位有V、kV、mV、μV。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家庭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
2. 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電壓表并聯在電路中,和被測用電器串聯;選擇合適的量程;電壓表可以直接接在電源上測電源電壓。
例題:某同學在做“連接串聯電路”的實驗中,連接好電路后發現:燈L1亮,燈L2不亮。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燈L2燈絲斷了 B.燈L2短路 C.燈L2接線短路 D.燈L2中的電流太小了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燈L1亮說明電路是通路,故A、D選項錯誤;若燈L2短路,則整個電路短路,燈泡都不能發光,故B選項錯誤;若燈L2接線短路,則燈L2不亮,燈L1也不亮,故C選項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