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歸納如下:
一、電荷
1.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
2. 兩種電荷: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
3.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二、電路
1. 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
2. 電路的狀態(tài):通路、開路和短路。
3. 串聯和并聯: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同時工作,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可以同時工作,也可以同時不工作。
三、電流和電流表
1.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 電流的方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3. 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量前應先估計被測電流的大小,選擇適當量程的電流表;應讓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禁止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四、電壓和電壓表
1. 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2. 電源:提供電壓的裝置。
3. 電壓的單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
4.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
五、電阻和變阻器
1. 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 變阻器: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大小,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六、歐姆定律
1.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電功率叫額定功率。
3. 實際電壓和實際電流與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不相等,但相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七、電功率和電能
1. 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電能的計量:電能的單位是焦耳(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kW·h)作為計量單位,俗稱度。
以上是初中物理電學的一些基礎知識歸納,具體內容還需要結合課本和教學大綱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
當電路中存在斷路時,電流表和電壓表都沒有示數,而燈泡不亮。
【相關知識點】
電路中電流過小,電壓表和電流表無法讀數,此時燈泡不亮,說明電路中存在斷路。
【例題】
1. 實驗前,小明觀察了電能表上的參數,發(fā)現標有“3000r/kW·h”字樣。
2. 閉合開關,讓燈泡正常發(fā)光一段時間后,小明觀察到電能表的示數由W1變到W2。
3. 實驗中,小明發(fā)現電能表的轉盤轉了n圈。
根據上述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工作電流為多少?
(2)小明通過實驗測得電能表轉盤轉了n圈時,消耗的電能為多少焦?
(3)小明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燈泡的亮度與電功率有關。你認為這個結論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分析】
(1)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I = P/U = 15W/220V = 0.068A。
(2)消耗的電能W = n/3000 × 3.6 × 10^6J = 1.2 × 10^4J。
(3)這個結論不正確。因為燈泡的實際功率不同,不能比較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
【解答】
(1)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0.068A。
(2)消耗的電能是1.2 × 10^4J。
(3)不正確,因為燈泡的實際功率不同,不能比較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