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規律是一種描述光線經過透鏡后的成像現象的規律,其具體內容為:
1. 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會成實像,且像距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
2. 當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會成等大的實像。
3.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會成虛像。
此外,凸透鏡成像規律還涉及到像的大小、正倒、虛實等,這些因素與物距有關。具體來說:
1. 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二倍焦距之間,且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 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在二倍焦距之外,且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3. 物體在焦距之內,像在物體的同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以上就是凸透鏡成像規律的一些基本內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議您查閱相關書籍或咨詢專業人士。
題目:
一個焦距為5cm的凸透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與凸透鏡的距離為10cm,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請問光源S在凸透鏡成像規律中的可能情況是什么?
解答:
1. 光源S位于凸透鏡的焦點上,此時不成像,光屏上無圖像。
2. 光源S位于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之外,此時成縮小的倒立的實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因此光屏應移動至這個區間內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 光源S位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此時成放大的倒立的實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因此光源S和光屏之間的距離應該在這個區間內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綜上所述,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光源S可能成縮小的倒立的實像或放大的倒立的實像。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你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中的一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