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由信息可知酸性強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因H 2 S的酸性比硫酸酸性弱,故錯誤;
故選D;
資料二:
(1)儀器a是錐形瓶,儀器b是分液漏斗,裝置甲中主要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飽和NaHCO 3 溶液能將氣體反應掉,但不和二氧化碳反應;裝置丙中主要反應是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裝置乙中盛有的物質是硫酸銅溶液,目的是將生成的硫化氫氣體反應掉,實驗現象是出現黑褐色沉淀;
故答案為:氣體;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CuSO 4 ;出現黑褐色沉淀;
(3)若選用A裝置,A裝置中盛放的是液體,因此應盛放濃硫酸干燥;若選用B裝置,則B裝置中盛放的是固體,應盛放無水氯化鈣干燥;
故答案為:①;②;
(4)大理石中含有硫化物,硫化物與鹽酸反應會生成硫化氫氣體,該方法把生成的氣體全部作為二氧化碳,使計算出碳酸鈣質量偏大,造成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大;
故答案為:錯誤;大理石中含有硫化物,硫化物與鹽酸反應會生成硫化氫氣體逸出,把生成的氣體全部作為二氧化碳,使碳酸鈣質量偏大,造成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