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數學真題集錦——專題五十一:壓強實驗探究1.(2020化州,25)在某次探究實驗中,須要測出實驗所用鹽水的密度,小玲、小亮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1)小玲在使用天平常,先將天平放到水平臺上,發覺天平的游碼未歸零,但表針卻指在分度盤的中央,他應當先將游碼調到處,再將平衡螺絲向(選填“左”或“右”)調節,天平橫梁能夠在水平位置平衡。(2)小玲的實驗過程如下:用已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空燒瓶的質量為20g;再往燒瓶中放入適量的鹽水,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瓶與鹽水的總質量為;把燒瓶中的鹽水放入燒杯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容積為,鹽水的密度為這樣測出的鹽水密度會(選填“偏大”或“偏小”)。(3)小玲在完成了一次檢測后,又分別量取不同容積的該種鹽水進行多次實驗。與小玲在此實驗中多次檢測目的相同的是(選填序號):A.“伏安法”測內阻實驗;B.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C.探究電壓與內阻關系實驗。(4)小亮用彈簧測力計、小鐵塊、細線、燒杯和水也能測出鹽水的密度,請你和小亮一起完成以下實驗設計:把小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在空氣中測出鐵塊的重力G:把小鐵塊浸入在水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鹽水(用測得的化學量和表示)。
2.(2020拉薩,22)在“測量物體浸入在液體中所受的壓強”實驗中,某同事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物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2.2N,再將物體浸入在酒精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1.4N,如圖所示,則物體在酒精中遭到的壓強是,物體的容積是取10N/kg)3.(2020西安,19)(1)小麗發覺:容積大的石塊質量大;容積大的鐵塊質量也大;水也是這樣。于是,她選用水來“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容積的關系”。小麗檢測水的質量須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燒杯和小麗為了簡化實驗,找來一個小杯,通過實驗得到下述數據:剖析表中的實驗數據,小麗可以得到的實驗推論是:水的質量與容積成小梅用另一種瓶子按小麗的方式“探究水的質量與容積的關系”,得出了與小麗完全相同的推論。在與小麗交流時,發覺這些實驗方式其實簡單,但由她們的實驗數據得出的質量與體不一致。為解決這一-問題,她們決定藥量簡代替小杯繼續進行探.....(2)小明用下圖所示裝置來驗證“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壓強的作用”。由圖甲可知,小明選用的鐵塊的重力是____N。如圖乙、丙所示,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的鐵塊溶入水底時,小明通過觀察發覺彈簧測力計示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則說明“浸在水底的鐵塊遭到了壓強的作用”。
小明要得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壓強的作用”的實驗推論,他還要選用來繼續做更多次的實驗。4.(2020揚州,28)小明用裝有石子的帶蓋塑膠瓶探究壓強的影響誘因。(1)小明列出了三個常識,分別作出了三個猜測,其中符合常識1的是推測常識推測常識1:木頭漂在海面,釘子沉在水中推測1:與溶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常識2:貨輪從漢江駛向大海,船身會下浮一些常識3:人從泳池淺水區邁向深水區,覺得身體變輕推測2: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測3:與物體的密度有關(2)為了驗證上述猜測是否正確,小明依次做了如下實驗:按照A、B、C的結果,可得推測1(正確/錯誤)的;按照A、C、D的結果,可得推測1(能/不能)對猜測2進行驗證;為驗證推測3,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杯子中的石子倒掉一些以減少物體密度。接著他仿造步驟D進行實驗,發覺此時測力計示數大于1.8N,便覺得該推測是正確的。小明在該實驗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是5.(2020西安,27)盛有液體的容器里,倒入物體后容器頂部遭到液體壓力會増大,這么,容器頂部遭到液體壓力的増加量F液與什么誘因有關?某實驗創新小組對此問題進行實驗探究?(1)她們推測液與裝入物體的重力G物有關?她們將三個重力不同?容積相同的物體先后裝入盛有相等質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并測得容器頂部遭到水的壓力増加量F水,實驗示意圖及相應數據見下表?三次實驗中,容器中的海面下降的高度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剖析比較實驗1?2與3,可得:F物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2)她們提出新的猜測F液與裝入物體的容積V物有關?于是她們選用不同物體,先后裝入盛有相等質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物體靜止,測得F水?實驗示意圖及相應數據見下表?剖析比較實驗4?5與6,得到V物越大,F進步剖析比較實驗6?7與8,發覺F物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再通過估算比較實驗4?5與6,發覺物體遭到的壓強F綜合剖析比較實驗4-8,可得初步推論影響液體對容器頂部壓力的増加量F液的誘因是物體的容積?(3)為了使實驗推論更有普性,還應繼續實驗?6.(2020重慶,20)小明等幾位朋友設計不同實驗探究壓強。(1)她們找了一段較細的紅線,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兵乓球和大燒瓶的頂部,再向燒瓶平緩注水,直至水將兵乓球浸入,發覺紅線在豎直方向被剪短,如圖甲所示;之后,將大燒瓶傾斜,發覺紅線仍然在豎直方向被剪短,如圖乙所示。按照兩次觀察到的現象,小明她們覺得:兵乓球遭到的壓強(選填序號)。A.大小與兵乓球的容積有關B.大小與水的密度有關C.方向可能豎直向下也可能斜向下D.方向豎直向下(2)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鋁塊,彈簧測力計示數是4.0N。之后,將鋁塊漸漸溶入水底,當鋁塊部份溶入水底,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是;當鋁塊全部浸入在水底,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丁所示,此時鋁塊遭到壓強大小是。
實驗結果表明:鋁塊浸在水底的容積越大,遭到壓強越大。7.(2020豐鎮,27)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實驗的最佳次序是。(2)圖乙中物體遭到的壓強是。通過實驗可得到的推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的壓強大小等于它。(3)以下情況會影響推論的是。A.圖乙中海面未抵達溢杯子的溢水B.圖乙中物體未全部浸入在水底(4)將圖乙中的水換成酒精(0.810kg/酒精),物體遭到的壓強。(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小紅借助上述實驗中的器材和鐵塊,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壓強的大小是否遵守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過程中步驟不須要彈簧測力計。(填“甲”“乙”“丙”或“丁”)8.(2020長春,33)如圖所示為小聰朋友借助未知液體來檢測小鐵塊密度的實驗操作:(1)如圖甲所示,小聰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錯誤操作是。(2)小聰糾正錯誤后,正確檢測出了小鐵塊的質量m石(如圖乙所示),并由圖丙測出了小鐵塊的容積V石=(3)小聰還想測出燒杯中未知液體的密度測水的密度的實驗過程視頻,他借助彈簧測力計只降低一個操作步驟測水的密度的實驗過程視頻,便完成了該實驗。
新增操作步驟:,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未知液體密度的表達式:ρ液=(用字母表示,何必代入數值)。9.(2020徐州,21)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某興趣小組用一薄壁量筒(杯壁容積忽視不計)制做了一個檢測液體密度的簡易裝置,操作如下:(1)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細沙后放人水底,量筒在水底豎直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量筒浸沒在水底的容積為;(2)將該裝置裝入某液體中,靜止時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m;某同事將一小沙子裝入量筒,靜止時如圖丙所示,則小沙子質量是。10.(2020凱里,20)如圖所示是探究壓強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1)把物體漸漸溶入水底直至全部沒入的過程中,物體遭到的壓強逐步變_____(填“大”或(2)物體浸入在裝滿水的溢杯子后,水會流入空桶中,各步驟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已在圖中標注,通過實驗可得:F11.(2020廣元州,29)如圖15甲所示,小聰閑暇時間用彈簧測力計做壓強實驗。他用彈簧測力計掛著實心圓錐體,圓錐體浸入在水底且不與容器壁接觸,之后將其平緩拉出水面,彈簧測力計示數隨圓錐體.上升距離的變化情況如圖1512.(2020徐州,19)結合圖中的實驗情境,按要求回答下述問題(1)圖甲:空易拉罐溶入水底越深,排開的水越多,手施加的壓力越大,這表明:易拉罐所受壓強的大小與有關;(2)圖乙:滾擺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其能與能互相轉化;(3)圖丙: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藍墨水,很快會把整杯清水染成紅色,這一現象表明;(4)圖丁:用此實驗裝置可研究阻值與導體的關系。
13.(2020南京,9)探究壓強的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情形如圖所示,其中所用金屬和塑膠塊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為1.6N。下述剖析正確的是(金屬塊a浸入在水底時,遭到壓強的大小為0.3N借助丙、丁,可以探究壓強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14.(2020南寧,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中,小月做了如圖所示實(2)剖析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壓強的大小與有關;(3)若先完成實驗,再完成實驗,則測得的壓強將(選填“偏大”或“偏小”);(4)依照圖中實驗數據估算出物體的密度為/m15.(2020大同,10)小宇朋友要檢測鐵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鐵塊、彈簧測力計(0(1)先用彈簧測力計測鐵塊的重力,如圖甲,示數為;再用細線繞開滑輪將鐵塊與測力計聯接上去,接著往水槽放入適量的水,使鐵塊浸入在水底,如圖乙,鐵塊在水底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1.6N,鐵塊的密度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