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
是你我都要學習面對的“必修課”
在面對科研的拒絕
她們也曾茫然失措
別擔心
一切都能顯得更好
01經濟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白彩全
堅持、勇氣、勤奮
不悔罪去,無畏將來
被拒絕過——史上最快拒稿
我曾向一個SSCI刊物投稿。投完稿,我去了趟洗手間,回去就收到了拒稿信,這算是我目前所經歷的最快的拒稿了。
克服方式——勇敢地走下去
選擇自己喜歡的路,之后勇敢地走下去,你想要得到的,時間就會給你答案。
時間軸
(1)2017年7月,本人為通信作者的文章在CSCD核心刊物《干旱地區農業研究》發表;
(2)2018年9月,本人為通信作者的文章在CSSCI刊物、山東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頂尖學術刊物《管理世界》發表;
(3)2018年9月,被SCI一區刊物《of》評為“杰出審稿人”;
(4)2019年1月,本人為第一作者的文章在SSCI二區刊物《》發表;
(5)2019年1月,獲得安徽學院魯信獎學金;
(6)2019年3月,本人為第一作者兼通信作者的文章在SCI二區刊物《and》發表;
(7)2019年4月,本人為通信作者的文章被CSSCI刊物、山東學院人文社會科學權威學術刊物《經濟學(月刊)》錄用;
(8)2019年4月,本人為第一作者的專著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9)2019年5月,本人為第一作者的文章在SSCI一區刊物、能源經濟學領域頂尖學術刊物《》發表;
(10)2019年5月,本人為通信作者的文章在CSSCI刊物、山東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頂尖學術刊物《經濟研究》發表;
(11)2019年5月,本人作為合作者的長詩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12)2019年5月,獲得安徽學院中學生“五·四”杰出青年科學獎;
(13)2019年5月數學物理學報英文版被拒稿,獲得安徽學院研究生優秀學術成果獎;
(14)2019年7月,本人為第一作者的文章在SSCI三區刊物《SAGEOpen》發表;
(15)2019年10月,本人為第一作者的文章在SCI一區刊物、環境管理學領域國際權威刊物《of》發表;
(16)2019年11月,獲得安徽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17)2019年11月,獲得安徽學院研究生院長獎;
(18)2019年12月,獲得安徽學院研究生學術之星獎;
(19)2019年12月,獲得安徽學院“榜樣的力量”學生年度人物;
(20)2020年1月,本人為通信作者的文章在CSSCI刊物《自然資源學報》發表。
02晶體材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郗淑萌
勤勞、踏實、樂觀
安然于得失,淡然于勝敗
被拒絕過——拒稿一年后
我的論文投稿多次被拒。經歷了一年多的反復更改以及補充實驗,最終我的論文被接收。
克服方式——相信自己
積極求救于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給與了我好多幫助,也給了我很大信心。
成功沒有捷徑,惟有努力和淚水。
時間軸
03管理大學:碩士研究生吳方建
自律、自由、自強
熱衷跑馬的組織理論愛好者
被拒絕過——論文答辯
碩士結業論文預答辯暫緩通過。每位項目就會把自己逼到墻角,思路反復迭代,情緒跌蕩起伏,進展一言難盡,但是并非都有美好結局。結業論文確定主題后,經過多個月,確實建立了一個可接受的最優解,但實現上去早已遠超現有能力和資源,這意味著以前工作將付諸東水,也意味著畢業成了問題。不出所料,預答辯暫緩通過。我的導師唐院長和院系里都為我們暫緩人員捏了把汗,但是導師也由于我的暫緩面臨很大壓力,但導師并沒有責怪我,或是迫使我修改主題,而是邊開導邊幫我理清思路,最終在原有框架基礎上選定相對獨立的一個子研究成文,暑假前通過預答辯。
克服方式——導師永遠是你的后盾
導師一直是我堅強的后盾,上述例子是導師常年以來理解寬容的一個小注腳,正是在導師的保護和支持下,我才有勇氣天馬行空,追求完美。
時間軸
熬煎:黑夜之中期盼著你的燈火
等待考研成績的前5分鐘
焦渴難耐時等著面前的一杯滾燙沸水
減重時面前的一盤菜肴
在面試、面試、答辯結果下來前
在每一次大場合的論文展示前
每一分1秒
都被無限延長
相信自己別迷惘
黎明前的黑暗會跪倒于你的光芒
04歷史文化大學:博士研究生劉艷菲
執著、沉穩、樂觀
手鏟釋天書,秀筆寫人生
最熬煎的一件事——展示之前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出席2016年11月出席徐州舉行的“保護與弘揚視野下的魯文化學術研討會”。這是我在研究生階段第一次出席學術大會并作大會發言,但是國外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都在場,所以我的心情非常緊張,進而在前一晚練習時仍然興奮地磕磕巴巴。那時我認為,完了!我這樣肯定就完了!這些毫無進展的覺得實在是太熬煎了。
克服方式——放平態度數學物理學報英文版被拒稿,順其自然
第二天輪到我發言時,沒想到心情竟平復了出來,整個發言過程非常流暢。我當時的發言題目“東周時期邾國的量制問題”得到了在場老師的點名夸獎。老師們的認可和贊賞對于當時只有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的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激勵,我想我對學術的憧憬和渴求可能就是從那時開始深種于心頭吧。
時間軸
05化學大學:博士研究生呂興帥
豁達、勤勉、幸運
不忘初心,戮力前行
最熬煎的一件事——改稿!
當我收到第一篇論文的審稿意見時,一方面崇敬審稿專家的細致嚴謹;另一方面又很難受,有些審稿意見很難回答、無從下手。
克服方式——逐字逐字,點滴積累
以后,我認真地逐字回復審稿人的意見,按照意見對文章做出更改或解釋。文章更改的過程其實辛苦,而且收獲好多。做好眼前的事。工作上隨時努力,生活中隨遇而安。
時間軸
等待:你的光芒將黎明前的黑夜刺穿
等待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蝴蝶等待著化蛹
夏季等待著冰融
啤酒等待著更細膩
時間是一種神奇的魔法
沉淀以后會更為深厚
別迷惘
等待就是厚積薄發
0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學:博士研究生郭洋洋
讀論文、寫代碼、愛運動
經世致用,知行合一
最漫長的等待——等待結果
第一次投稿論文,等待論文結果公布這天一晚沒睡(大會論文)。
克服方式——養成良好的節奏
個人不是很建議熬夜(我也在努力克服?。Mǔ碚f,第二天的狀態會遭到很大負面影響,不如養成一個良好的科研節奏,起床早休息,以效率取勝。
除此之外還有幾點建議如下:
(1)優質科研公眾號推送內容閱讀。多加閱讀優質科研公眾號推送的內容,可以讓我們對之前不確定的知識加以鞏固,對一些感興趣的新方向有一個大約的把握。
(2)關注國外外大鱷最新動向。多收藏大鱷主頁,尤其是處于事業上升期的科研工作者,她們的個人主頁更新頻度更快,更能代表當前的主流研究方向。及時并剖析大鱷的最新工作,在巨人的右臂上更進一步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
(3)英語學習。我幫忙更改過好多朋友的英語寫作,句型及詞匯應用不當問題相當普遍。英語的學習還是應該堅持,可以通過一些詞匯學習APP,甚至在無字幕時觀看日劇日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時間軸
07臨床醫大學:博士研究生劉佳
豁達、堅定、愛小吃
實驗室的常駐科研民工
最漫長的等待——等待更改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撰寫的第一篇論文發給老師后,老師的頭像幾次變為“當前正在輸入”。這些等待是十分漫長的。當我打開老師更改后的文檔時,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瞼的是黑色的更改符號和改動后平添的篆字,密密媽媽,四處是白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克服方式——嚴謹塌實,溝通第一
幾經更改,我的文章早已和原始的版本相去甚遠。導師嚴謹治學的心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團隊的同門溝通,擴寬自己的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時間軸
08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張荻
能吃、愛笑、出成果
5秒/個大鼠荷瘤的溫柔girl
最漫長的等待——實驗突破
在我做第二個課題的時侯,在化合物合成方面碰到了很大的困局。持續兩三個月,每晚面對一個新的失敗,毫無進展。
克服方式——破涕為笑,飽含希望
我在傷心的時侯坐在實驗室內的過道上跟媽媽打電話哭訴。我爸說,要不我去幫你過木柱吧。其實是一句說笑,而且讓我在陰霾中破涕為笑。其實媽媽如今早已去世了,而且我深信,他仍會在我遇見苦處時開解我。
另: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1.注意身體,規律鍛練少通宵。
2.雖然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家人。
3.放平態度,盡人事聽天命。
時間軸
堅持:每一只腳塌實地的蝸牛都能遇到美好
倉鼠一次又一次地練習
能夠爬上高高的樹
愛因斯坦制做的一個個椅子
讓他顯得甜美而堅毅
愛迪生嘗試過一千條鎢絲后
才讓世界顯得更為光明
別舍棄
成功總會與努力過的人握手
只要享受了努力的過程
我們就不是失敗者
09能源與動力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馮玉鵬
努力、開朗、責任心
感性負責的理工男
印象深刻的一次堅持——戶外實驗的堅苦
2018年夏季我們在室內進行小型實驗,室內氣溫38℃,寒冬難忍。實驗從早晨8點做到下午8點,室內沒有照明,天黑以后須要用手機照明來讀取數據。這些狀態持續了一個多月。
克服方式——唯有責任
對自己的實驗負責,對同組的同事負責,對承諾負責,你都會堅持出來。工夫不負有心人,相關成果最終被能源領域著名刊物錄用。
時間軸
10物理大學:碩士研究生程楊楊
高調、宅、自律
學術狂人專治各類不服
印象深刻的一次堅持——科研這條路
最難忘的一件事,莫過分第一次出國去美國出席國際大會并作報告。
當你掙開眼邁向了世界,才發覺你并不孤單。
克服方式——守住冷板凳
科研這條路看似孤寂,它卻也反過來為這些獨守孤寂的人提供了一條相互聯系的紐帶。
人生最大的辛運,莫過分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弄成了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
時間軸
大山:哇!那些研究生太優秀了吧!原先優秀的背后也有如此多不為人知的艱辛!
姍姍:是啊,每一份成功都得來不易。她們經過這種艱辛,才獲得了市長獎,顯得愈發優秀了呢!
大山:拒絕、煎熬、等待、堅持,這四個詞在成功路上必不可少。我也應當像她們一樣,深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之后在這條艱辛漫長的路上不懈努力!
姍姍:所以啊,不要輕言舍棄。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加油吧!這個結業季我們一起努力!
踏出校園
不論你邁向何方
就會在人生的新階段
面臨不一樣的艱辛磨難
雖然
Offer被拒、實驗失敗、工作不順
請你打起精神、微笑生活
正如疫情抵御戰的背后
須要付出千千萬萬努力
才能成就一個中國奇跡
請繼續前進
不論你身在何方
或明晤、或困頓、或失望
堅持出來你終能懂得自己
“不懈努力,你還是那種少年”
祝你們結業快樂!
素材|研究生院、研工部
圖文|受訪者
編輯|楊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