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九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6篇)#】高效的學習,要學會給自己定定目標(大、小、長、短),這樣學習會有一個方向;之后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攻破、落實。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九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6篇)》,供你們借鑒。
1.九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篇一
歐姆定理
1、I=U/R(歐姆定理:導體中的電壓跟導體兩端電流成反比,跟導體的內阻成正比)
2、I=I1=I2=…=In(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征:電壓處處相等)
3、U=U1+U2+…+Un(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征:串聯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部份電路兩端電流之和)
4、I=I1+I2+…+In(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征:支路上的電壓等于各大道電壓之和)
5、U=U1=U2=…=Un(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征:各大道兩端電流相等。都等于電源電流)
2.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篇二
熱學
1、誤差不是錯誤,偏差不可防止,錯誤可以防止。
2、利用天平檢測質量時應“左物右碼”,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3、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4、參照物的選定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5、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快,其次是液體,二氧化碳。
3.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篇三
機械能
1.一個物體才能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率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因為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彈性勢能:物體因為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合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借助的機械能有生物質能和水能。
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2.物體的內能與氣溫有關:物體的氣溫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內能就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式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
6.物體吸收熱量九年級電阻的測量知識點,當氣溫下降時,物體內能減小;物體放出熱量九年級電阻的測量知識點,當氣溫增加時,物體內能減少。
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富含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氣溫下降(或減少)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作這些物質的比熱。
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容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是: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J/(kg?℃),它表示的數學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體溫下降(或減少)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3.熱量的估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氣溫;t是后來的體溫。
②Q放=cm(t0-t)=cm△t降
4.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篇四
力學
1、熔化、汽化、升華過程放熱,融化、液化、凝華過程吸熱。
2、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3、物體放熱氣溫不一定下降,(晶體融化,液體沸騰);物體吸熱氣溫不一定增加(晶體融化)。
4、物體氣溫下降,內能一定減小,由于水溫是內能的標志;物體內能減小,氣溫不一定下降,如晶體融化。
5、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降低,但氣溫不一定下降;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但氣溫不一定增加。
5.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篇五
氣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氣化。液體在任何水溫下都能發生的,但是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氣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誘因:⑴液體的氣溫;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放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熱作用。
定義:在一定濕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氣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氣溫。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放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降低時增加,氣壓減小時下降
2、液化:
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式:⑴降低體溫;⑵壓縮容積。
6.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篇六
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氨水。
導電緣由: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聯通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緣由:幾乎沒有自由聯通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相關文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