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黏度和濕度的關系,要求細化到0.1℃
液體的黏度是由液體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通常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升高,水的黏度(泊×10^3):0℃—17.92、10℃—13.10、20℃—10.09。
水(物理式: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湖泊、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含雜質},分餾水是純凈水,人工制水(通過物理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
溫度降到0℃時,水締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官能團這些排布引起成是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縫隙,所以冰的密度正比同水溫的水小。
純水可以導電,但非常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視),屬于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因為溶化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提高。
擴充資料:
25℃水的粘度:
液體粘度,即液體的黏性的程度。稱作動力黏度、內磨擦系數等。流體的粘度主要是因為相鄰層流體層間以不同的速率運動時,層與層之間形成的磨擦導致的。為此,粘度較高的物質相對不容易流動;而粘度較低的物質相對容易流動。
液體的粘度和氣溫壓力都有關系。可以看見25度水的粘度為0.^-3Pas。
水的密度與氣溫的關系:
水的反常膨脹及其微觀解釋,在通常情況下,當物體的氣溫下降時,物體的容積膨脹、密度增大,也就是一般所講的“熱脹冷縮”現象.但是水在由0℃溫度下降時,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現象。
40℃,50℃,60℃,70℃水的運動黏度和動力黏度各是多少?
40℃,50℃,60℃,70℃水的動力黏度是:0.656、0.5494、0.4688、0.4061,單位mPa·s。運動黏度是:0.656、0.5494、0.4688、0.4061,單位為:(mm^2)/s。
動力黏度也被稱為動態黏度、絕對黏度或簡單黏度,定義為撓度與應變速度之比,其數值上等于面積為1㎡相距1m的兩平板,以1m/s的速率作相對運動時,因之間存在的流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內磨擦力。單位:N·s/㎡(牛頓秒每米方)即Pa·s(帕秒),1Pa·s=·s。
運動黏度,中文譯名:,運動黏度即流體的動力黏度與同水溫下該流體密度ρ之比。單位為(m^2)/s。用大寫字母v表示。1(m^2)/s=1000(mm^2)/s。
水各濕度下的動力黏度值如下:
水的黏度是多少
水的黏度約為2.98×10-3Pa·s。
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的黏度隨氣溫的下降而減小,液體的黏度隨氣溫的下降而降低。超臨界水的黏度約為2.98×10-3Pa·s,這促使超臨界水成為高流動性物質。液體熱導率隨氣溫的下降略有減弱,常溫、常壓下水的熱導率為0.598W/(m·K),臨界點時熱導率約為0.418W/(m·K),變化不是很大。
擴充資料:
水的密度異乎尋常。一般各種溫度下水的密度表格,在冷卻過程中,液體密度會越來越大。但是,水在4攝氏度時達到最大密度。在這個氣溫以下,水的密度反倒會升高。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為此各種溫度下水的密度表格,冰會懸浮在海面,而水的冷藏是自上而下的。
水的表面張力十分高。除水銀外,它在所有液體中具有最高的表面張力。為此,水蜘蛛才能躺臥在水上。據悉,水的沸點也高得異乎尋常。還有,相較于其它液體,水才能溶化許多物理物質這點也很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