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科學的終點是形而上學,雖然形而上學的終點是科學。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艾倫·阿斯珀(Alain)、美國科學家約翰·弗朗西斯·克勞斯(John F.)和德國科學家安東·塞林格(Anton),以表彰他們在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 光學和原子化學方面的實驗研究工作,尤其是貝爾方程組的驗證。
簡單來說量子物理糾纏諾貝爾獎,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頒給了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 )的概念是指兩個糾纏的粒子(量子態),無論兩個粒子相距多遠,當其中一個粒子被探測到時量子物理糾纏諾貝爾獎,另一個事件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量子糾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時代。 愛因斯坦覺得,糾纏粒子在觀察之前就已經確定了相互之間的對應關系,與我們看不看無關; 貝爾不等式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在2022年諾貝爾獎的量子糾纏理論中,兩個糾纏量子,一個A1,一個A2,將兩個糾纏量子分別存儲在A和B,兩地之間的距離可以是無窮大。 在被觀察之前,A 處的量子屬于薛定諤的 A1A2 態。 沒有人知道是A1量子還是A2量子,如果你觀察到A點對A1來說是正午,那么此時遠離B點的量子一定是A2量子,反之亦然。
這就好比一位雙胞胎父親,一個女兒在中國,一個女兒在英國。 當他們沒有檢查確定女兒的性別時,她們處于一種男性和女性的疊加狀態。
當確定放在中國的是女孩,以至于此刻兩對雙胞胎之間不需要任何交流的時候,放在日本的肯定是男孩。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些網友貼出來的有趣的例子。 這里打兩個比方,供大家欣賞。
你在北方,你爸爸在南方。 在北方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媽媽立馬當了爺爺。
兒子留在房子里,他有可能在上面學習和玩耍。 只要父親不開門,他就不會生氣。
這也推翻了愛因斯坦的觀點,也證明了貝爾方程不成立。
盡管量子糾纏被否定
我們的很多世界觀都被打開了
原來我國真的有唐朝所說的。
這也意味著,心靈感應、啃指怒火、磁場、平行時空,或許都真的存在……
有些人和事,是不分時間、不分地域,相互影響的……
很多所謂的玄學變成了科學
有人說科學的終點是形而上學
雖然玄學的終點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