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敢于做夢
一模成績出來了,我們可以從一模成績看高考目標,設定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每天早晨起床,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為夢想而努力,你可以的”。這樣做,既是為了得到督促,也是為了積累自信:你覺得你能行,結果可能真的行,你總覺得不行,最后就真不行。你敢說出來,你自己的內心才能聽見,你就好像會擁有一種魔力,事物會自動向好的方向發展。你覺得你是清華北大的學子,那你就會在無意中用清華北大學子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夢想就算遙不可及,也不應該放棄,你說對嗎?
有舍有得,適當放棄
高考成績是看總分,而不是看單科得分,在有限的時間內,如果生物和化學都能提高20分,而化學對你來說,更容易,花的時間更少,那首先得保證化學提分。
物理大題過去一直搞不定的,在最后不到100天的時間內,要想搞定是很困難的,得分目標可以設定為放棄最后一問,不需要強求全部做完理綜,也不必堅持最后一問必須拿分。能做對的必做對,較難的還能拿點分,實際上你就能得高分。
高考試卷難易比例是3:5:2,什么意思呢?簡單題目占3成,中檔題目點5成,高難度題目點2成,如果能搞定前8成,理綜就有240分,這個成績在高考統計數據里是相當可觀的了,最后不到100天,還是以簡單和中檔題目為主,這兩類題目如果學得扎實,其實高難度題目還能拿點分,想想是不是很激動?
保持節奏,穩扎穩打
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但高三最好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迎合老師復習的進度。跟不上了,在后面容易自亂陣腳;太超前了,必然搞不好當前的復習內容。
對于同學們來說,高三是第一次。但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高三已經是經歷過好多次的老戰場了。怎么高效復習呢?方法很簡單,有句話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備考復習也是這個理,也就是要聽老師安排,老師讓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努力做好。可能很多同學都有兩套方案:“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特別是這“背后一套”是針對自己短板的,用好了,是相當的給力,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有的同學物理成績只能考二三十分,那短板多了去了,還是跟著老師的步伐走,要好一點,或者一對一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刷錯題,查缺補漏
我們一直強調“本本主義”,“錯題本”和“進步本”。
這個“錯題本”是什么?這個顧名思義就知道了,把錯題抄(復)寫(?。┝艘槐?,但沒看,又沒重做一遍,效果是不行的,告訴你兩條真正高效提分的秘訣:
第一:先把課堂上的講的例題,全部蓋住答案重新做一遍,也可以買兩本教輔重刷一遍,尤其是那些在你第一遍沒做出來的題。你相信我,你做第二遍的時候,絕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請問你有看過某本書某個電影第二遍的經歷嗎?你看第二遍的時候,有一些新的收獲嗎?我就看過,我有收獲。這些不用動腦子的地方,你做第二遍都有額外的收獲,就更別說學習這種需要動腦子的事了。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課堂上的例題,老師講完了,你千萬別認為你就真會了。聽懂不等于會做??!一定要熟練啊。很多同學從考場下來會說:“其實會做,就是時間不夠”,理科綜合更是如此,做不完是大多數同學的常態,其實你沒明白,對于很多同學來說,考試不是考你會不會,考的是你熟不熟練啊,否則怎么可能有考試時間限制呢?
第二,你每天作業里的錯題,也蓋住答案,至少再做一遍。我說的再做一遍,是蓋住答案重新做。必須寫詳細過程,因為考試是踩點給分的。
做到上面兩點,如果還不能提分,你來打我!
那個“進步本”是什么呢?語文英語就是好詞好句好段好篇,數理化生就是經典妙題、歸納總結、感悟思考、心得體會,做些這些就是潛在進步。
有的同學說,這兩個本本我都沒有,怎么辦,現在做晚不晚?有個成語(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早就告訴了你答案。把錯題抄寫一遍,花的時間肯定多,可以考慮采用“剪紙藝術”和“復印術”。錯題收集訂正,也不必當天做,隔幾天清理一次,也是一個很好的復習。
專注學習,抵抗干擾
高考不是唯一的路,但你對它的態度,卻能讓你走上不一樣的路。高考留下的財富,不僅僅是奮斗和改命、獨立和選擇、地位和財富,更有走過這段艱苦歲月后,受益一生的專注。
高考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備戰高考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我想同學們都會有很多愛好,這其中有些是對高考有幫助的,可以保留。而有一些是完全沒有幫助的,需要你們果斷放棄。學一分有一分的收獲,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把愛好帶來的樂趣轉移到解出每一道題目上來,生活總是給我們制造麻煩,人生就是解決一道又一道難題。
注重積累,多背多記
很多同學有一個誤解,認為文科才需要背,理科不需要背,其實不是說你的理科沒有背,理科的背誦是通過做題來強化的。有些同學考試下來給我講:“公式記不得了,要是給我個公式,我就能做出來”,事實上,給個公式,也不一定能做出來,物理公式不是簡單的數學表達,還要知道其物理意義、適用條件等,公式記不住,說明思考的不夠、做的太少,就是不熟,考場上就做不出來,就是這個邏輯。
文科理科都要背,文科背書,理科背題,漸漸地我們大腦里就建立了一個萬能題庫。背題時多聯想,歸類,重復,就忘不掉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很多次老師講課的時候,都會說出這是哪一年的高考題或模擬題,哪一年又考過類似的題,這個題的出題角度和意圖是什么,它與什么考點相聯系,我們是怎樣思考的,如果這個題如此這般來個變式,大家又該怎樣思考,老師能夠如數家珍,也算是“背題”吧!
作者: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