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不少家長和同學可能會想“語文、物理,一文一理,何來聯系”,但是根據長期以來的教學經歷,我個人認為語文對于物理至關重要。
當然也可認為我是個標題黨,這篇短文主要想談及的是我們該如何對待物理中的概念,而學習概念就不得不從語文入手。
語文如同數學一樣,更像是一門工具學科,而非規律性學科。語文教我們讀書識字、釋文取義。物理概念的學習就需要我們像學習語文課文一樣認真仔細,斟酌只字片語,洞悉其中深意。
物理概念學不好,做題就會麻煩不斷,選擇題模棱兩可、實驗題迷茫不定、壓軸計算題手足無措。
因為概念之于題目,就是指揮棒、就是解題方向,更是解題的靈魂所在。
1.我們不妨以一些題目來看一下在解題時概念的重要性。
這是“光的折射”中很常見的一道概念題,有不少同學在這道題目上出過錯。如果熟記教材中折射的概念,此題斷不會出錯。我們不妨看一下折射的概念:
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
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原話,以基本概念可以判斷出AC是對的;B選項,概念中指出只有斜射才會發生折射,所以B選項錯誤。D選項,折射中光線不回頭,所以不選。
學習概念,首先得牢記,但是99%的學生都沒有記住基本概念。其次就是理解并抓住概念中的要點。比如這個概念中的關鍵字眼:斜射才會發生折射。
2.我們再看一道初學者都會做錯的關于彈力的題目。
我們依舊看一下教材中的概念是怎么說的:
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
從概念可以看出這樣一個結論:誰形變,誰就是施力物體。這個概念也反映出另一個結論:彈力的方向就是恢復原形時的方向。所以答案一目了然,B是對的。
3.最后我們用浮力的壓軸計算舉一例
這道題目當時令不少學生手足無措,無從下手,壓根不知道如何求解曲面所受到的壓力。但是如果認真學習過浮力的概念,這道題就不那么難了。
課本中在探討浮力產生的原因時有講過這樣一段話:
也就是說浮力是液體對于物體上下面的壓力差,所以此題可利用壓力差求解。
學習的最低追求是能聽懂,其次是熟記公式,最高則是扎實地掌握基本概念,洞悉每個物理量的本質所在。
學習不在于看了多少課外輔導書,也不在于抄寫了多少知識點,不在于學了多少巧解妙算。學習之道在于能從一本“簡單的”的課本中洞悉到更深入的東西,所謂越簡單的事情越難做到極致。
把課本學的更深入,首要就是以學習語文的態度去斟酌每個物理概念,咬文嚼字,學透理解透。
試題只是表象,概念才是靈魂,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又或者蛇打七寸,基本概念就是物理題目的要害所在。
不論各位同學處于哪個階段,希望你都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打好基礎。學深學透則未來可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