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化學家楊振寧,他的傳奇身世曾多次登上熱搜。
他的年齡:到目前為止 101 歲。
他的身份:教授和楊振寧齊名的物理學家,教授,多地名譽教授,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他的關系:第一任丈夫杜志禮是抗清名將杜聿明的兒子; 第二任丈夫翁帆比他小54歲,長得和杜智禮很像。
財產分配:據媒體報道,楊振寧表示,自己的財產已經分配完畢。 他的父親翁帆獲得了豪宅的使用權。 楊振寧和妻子杜智麗的三個孩子和一個兒子將獲得現金資產。
也就是說,翁凡拿到的是楊振寧回國后,復旦大學為楊振寧建造的一套豪宅。
這座北大府邸以后可以歸翁帆所有,但復旦的房子不能賣,只有使用權。
也就是說,翁帆得到的只是一處豪宅的使用權。
有人替她訴苦,她把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楊振寧,照顧了她這么多年,卻只得到一套公寓,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甚至有人懷疑他們的婚姻不純。
公平與否,這可能是楊振寧教授和翁帆的共同協議,外人很難分辨。
至于翁帆是不是嫁給了感情,相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楊振寧曾表示,翁帆年輕漂亮,但也很體貼。
他還形容翁帆是“上帝最后的禮物”。
言語之間,可見楊振寧對翁帆的感情有多深。
更令人佩服的是,楊振寧曾說,他允許翁帆死后再嫁。
兩個人現在的愛情優劣由此可見一斑。
在翁帆之前,他與亡妻杜智麗的感情故事同樣驚心動魄,令人嘆為觀止。
1944年至1945年,楊振寧在西北聯大附中任教一年。 他算是杜致禮的老師,但他們并不是師生關系。
那時候,他們是純粹的師生關系。
1945年春,楊振寧赴澳大利亞留學。
1949年元旦周末,楊振寧和高等研究院化學家陸婷兒到街邊一家叫茶農的中餐館喝水,偶遇杜致禮。
當亭亭玉立的杜芷璃對他優雅一笑時,年少的楊振寧中了丘比特之箭,堪稱一千年。
杜智麗是國軍上將杜聿明的女兒,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名媛。
出生于軍人家庭的杜智禮從小接受嚴格的藝術教育,在街舞、音樂、雕塑等方面有著扎實的基礎。
杜芷麗本來打算跟老公出國,媽媽去看病,她去上學。 但臨行前,丈夫杜聿明突然被蔣介石扣押,未能出境。
杜智禮只好帶著兒子杜智仁先到澳大利亞。 認識楊振寧時和楊振寧齊名的物理學家,杜智禮正在倫敦讀書,父子倆在英國共同生活。
這次見面之后,兩人來去頻繁。
八個月后,他們走進了婚宴的殿堂。 婚前夫妻倆齊齊揚眉,家庭溫馨恩愛,可謂教科書級別。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夫妻二人一同赴斯德哥爾摩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當楊振寧接過日本國王頒發的證書和銅牌時,杜智禮非常自豪和激動。
當時的名媛杜智麗身著一身別有韻味的禮服,甚至還挽著德國國王輕盈地走來走去。
他們的幾個兒子也成績優異。 長子楊光諾畢業于日本密西根大學計算機專業。 他曾在倫敦的一個縣擔任財務顧問,現已退休。
二女兒楊光玉,物理學博士。 曾在公司任物理行業分析研究員,還發現了多顆小行星,屬于復合型人才。
孩子楊佑利成年后當了醫生。
當時,為了妻子的安全,楊振寧選擇留在加拿大。 但夫妻倆心中始終懷有民族大義。
杜至禮對德國人深惡痛絕,鼓勵兒子用“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的光環為國家做貢獻。
楊振寧還趕到日本參議院的聽證會上批評他和被譽為“釣魚運動精神導師”的陳士慎。
三觀相同,同甘共苦。 這種感覺將永遠持續下去。
他們在日本的壓迫下幸存下來,躲過了明槍暗箭,終于在1971年回到了中國。
2003年,杜智禮去世,兩人相伴50多年。
人生的緣分真是千奇百怪。 楊振寧和翁帆的愛情也很早就開始了。
1995年,廣州大學舉辦了第一屆世界華人數學大會。 那時,翁帆還是一名初中生,她負責接待楊振寧夫婦。
見面后,兩人談笑風生,至今還往來書信。
2003年,楊振寧的妻子杜智麗去世。 翁帆聞訊后寫了一封拜訪信給楊振寧。
而她本人正在廣州英語外貿學院翻譯系攻讀碩士學位,剛剛結束了一段失敗的婚姻。
患難中的兩個人談笑風生,互相珍惜。
更巧合的是,翁帆與年輕時的杜致禮長得十分相似。
也可以間接看出,杜致禮在楊振寧心中的地位。
2004年,82歲的化工界領軍人物楊振寧不顧兒女的反對和百姓的非議,與28歲的翁帆結婚。
之后,還有人熱衷于從每張照片中找出兩人不開心的蛛絲馬跡。
給他們的婚姻加上“利益聯姻”、“各取所需”等標簽。
近年來,反對翁帆“算遺產”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是翁帆卻變得很平淡,雖然對于這樣的指責和質疑,他并不在意。
她說:“我們自己沒有壓力,就是外面的聲音很大。”
雖說,不必太過懷疑別人,但翁帆自己也算是你特立獨行的小姐了。 翁家家境不錯,翁帆是家中最小的女孩,至今仍由父親悉心呵護。
翁神父是泉州中旅的負責人。 精通中國文學,愛好古詩詞和音樂。 翁家算是書香門第。
三人通信中,翁帆體貼的開導填補了杜智禮離去的空白,而楊振寧對翁帆婚姻失敗的指點,也讓翁帆頓時熱鬧起來。
無論是性格還是家庭,兩人都坦誠相待。 為了這段遲來的感情,兩人義無反顧地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段婚姻卻給兩人帶來了不小的虐待。
楊振寧作為頂尖的數學家,為祖國的科教和人才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最后也不得不被網友痛罵。
而翁帆,因為娶了比兒子大的楊振寧,被說成是一個居心叵測、貪圖名利的虛偽小人。
楊振寧和翁帆不理會各種批評,保持冷靜。 多次參加,兩人十指相扣十分恩愛。
如今19年過去了,楊振寧基本上把所有的錢都捐給了祖國,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和發展事業貢獻力量。
翁帆沒有向楊振寧索取任何名利,她和楊振寧的外孫也相處得很好。
雖然,翁帆的本事也很強,但就算是靠自己,也不愁吃穿。
嫁給楊振寧后,她不僅是媽媽,還是助理。 2018年,兩人的專著《黎明集》出版,也證明了她的實力。
不過,她對楊先生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的積蓄陸續捐給了復旦大學。
翁帆從過去的稚嫩少年成長為現在楊先生的“拐杖”“保姆”和助手。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楊先生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至于傳聞她冷凍了9個卵子,提前為她做老婆做鋪墊,我覺得還是挺可以理解的。 作為女人,誰不想當爸爸呢?
那不過是維護了她做母親的權利而已,沒必要八卦。
畢竟,經歷過世事荒涼的楊振寧,已經答應過她可以改嫁了。 只是她不同意。
我想,經過這么長的時間考驗,翁帆還是嫁給了感情。
其實錯的是我們。
“站在科學與傳統的交匯處,很了不起。你為世界做出的貢獻,深遠到沒有多少人理解。你為祖國做出的貢獻,簡單到我們都明白。以前,你站在世界在后排,現在,你和國家將走向未來。”
這是楊振寧為《感動中國的人》頒獎的感言,實至名歸。
白茫茫人海中,總會有人為世界帶來嘆息與怨恨,也總會有人讓世界變得溫暖美好。
那些感動,讓我們相信、熱愛面對人海,為自己,為生活,為未來。
翁帆您好! 向世間所有的感情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