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找到你要解決的問題
【知識復習】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一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稱為這些物質的密度。
只要測出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就可以根據p=m/V測出它的密度。
測量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質量,用燒杯稱體積(如右圖)
m=25g+2g=27gV=10cm3
p=m/V=27g/10cm3=2.7g/cm3
=2./立方米
2.測量液體密度
用天平稱質量,用燒杯稱體積(如右圖)
m=102g-60g=42gV=40cm3
p=m/V=42g/40cm3=1.05g/cm3
=1./立方米
[舉手提問]
沒有天平和燒杯是否可以測量物質的密度?
密度測量的重量法有哪些?
如何用“稱重法”測量物質的密度?
【新課學習】
1、什么是稱重法密度測量?
在教科書上,一般把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法稱為“常規密度測量”。 平衡法等,一般稱為“密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稱重法密度測量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和拉力,計算質量和壓力,然后根據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估算密度的技術。
三重檢測
實驗原理與思路:
1.求質量:由于G=mg,m=G/g
2.求壓力:F float = GF
3、計算體積:由于F浮=p液gV行,所以V物=V行
= F 浮點數/p 液體 g
4、計算固體密度:p=m/V
5、計算液體密度:p液體=F浮/gV排
2、如何用“稱重法”測量物質的密度
【觀察與實驗】
視頻:使用重量法測定物質密度
(選擇要水平查看的音量)
【實驗反映】
1.測量固體密度
測量鐵塊的重力和鐵塊浸入水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計算鐵塊的質量和體積,求出密度。
實驗表達:
2.測量液體密度
測量鐵塊的重力和鐵塊浸入有色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計算鐵塊的壓力,得到密度。
實驗表達:
[溫馨提示]
以上表達式可作為相關課題中遇到此類問題的經驗公式。
【中考真題】
1.(2017長春25題)(6分)
小明和小紅借助彈簧測力計測量鐵塊和鹽水的密度。
(1) 如圖所示,小明通過以下方式檢測鐵塊的密度:
①用細鐵絲綁住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鐵塊的重力G,求出鐵塊的質量m=。
②將鐵塊浸入水底,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值F,得到鐵塊上的壓力F=,鐵塊的體積V=。
③實測鐵塊密度p=的表達式。
(2)小紅檢測鹽水濃度,小明的操作只增加了一步。 她添加的步驟是。
測量鹵水密度的表達式 = .
2.(2018承德)
如圖所示鹽水的密度計算公式,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操作,請回答下列問題:(g取10N/kg)
(1) 解剖圖①②③表明壓力的大小與.
(2) 為探究壓力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之間的關系,可用圖形進行運算。
(3) 當物體A浸入水底時鹽水的密度計算公式,它所受的壓力為N,物體A的體積為m3。
(4) 利用圖中的實驗數據估算鹵水的密度,單位為kg/m3。
(5) 本實驗主要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
3.(2019南京選擇題)
如圖A所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壁圓錐形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底部面積為S,彈簧測力計下方懸掛著一個長方體金屬塊,從海面緩緩溶入水底。 在不觸底不溢水的過程中,測力計F值與金屬塊熔入水底深度h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金屬塊在逐漸溶解到水中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還在不斷減小
B、金屬塊的高度為h1
C、金屬塊的密度為
D、金屬塊浸入水中后,水平桌面的浮力與入水前相比有所減小
4.(2019湖南)(6分)
小明用圖1所示的裝置探索“影響壓力的激勵機制”
(已知p水=1.0×103kg/m3,取g=10N/kg)
(1) 肖明借助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將錐形合金脊逐漸熔入水底,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得出彈簧測力計的F值和深度合金錠的下表面。 h的關系圖(如圖2①所示)。 實驗過程中合金錠所受壓力的變化為。
請畫出圖2中Fa隨h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可知,浸入水底的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其排出的開水體積成正比。
(2)將合金鐵錠分別浸入水中和某種液體中(如圖1 B、C所示),對比圖1 A、B、C可知: 。
(3)合金鐵錠的密度為P合金=g/cm3
(4) 如果用這種合金錠制成空心合金球,當合金球剛好能漂浮在圖1C所示的液體中時,空心部分的體積為cm3
參
測試
回答
案件
存在
向下
邊
嘗試去找
哦
!
參考答案:
1.
2、(1)被置換液體的體積(溶解在液體中的體積)
(2)①③④(③④也可)(3)22×10-4
(4) 1.1×103 (5) 控制變量法
3.BCD
4、(1)先減后不變,如下圖
(2)當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相同時,物體所受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4(4)400
[所有課程的鏈接](我不會點擊那里)
第 6 章:力和運動
第 7 章:浮力
第 8 章:壓力
第9章:簡單機械
功、功率、機械效率
第10章:機械能及其轉化
【溫馨提示】
新關注的朋友可以通過點擊手機屏幕下方的頁腳找到自己想學習的課程。
【寫在上面】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承德區中級化學班教師。 在一線精修班任教42年。 他旨在研究高中數學教材和高考試卷的教學方法,創建“初中數學同步”微信公眾號,幫助中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 ,引導學習化學的方式,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習慣。
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公眾平臺留言交流學習,也可以預約周末或節假日申請線下輔導。
講座地址:西安市承德區世紀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