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礎學科之一的數學已被納入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那么化學的專業設置、學科排名和就業前景又如何呢? 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當你提到數學時,你的腦海中就會閃現出這些世界著名的化學家:
被蘋果砸碎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發現放射性物質鐳和釙的居里夫婦,發明相對論并為核能發展奠定理論基礎的愛因斯坦,患有胸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主要研究的人宇宙學與黑洞霍金中國量子物理大學排名,以及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我國兩彈一星英雄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系列著名的量子化學爭論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較量,更像是中國童話小說中的華山論劍,受到各國化學家的推崇,認為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的盛宴,津津有味地談論著。
數學專業培養能從事數學或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的中級專門人才。 化學不同于物理學。 它是研究現實世界的學科,研究物質運動的通常規律和基本結構。 因此,數學與現實中的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在材料科學、動力能源、天文學、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由于數學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和規律,也是物理學、生物學等自然學科的基礎,并對其起到推動作用。 化學的進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他學科的進步。
主要課程:高等物理、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化學、數學化學方法、理論熱學、熱力學與統計數學、電動力熱學、量子熱學、固體化學、結構與物理性質、計算數學導論等。 。
化工深厚基礎專業背景
為什么強預科課程重點關注數學科目? 首先我們從國家層面了解化學的關注點和發展點是什么。 在《奮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在省科技創新峰會、中國科學院教授會議暨中國文聯第九次省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了物質結構、宇宙演化、意識本質(如上是化學會研究的課題)這樣重大科學問題的原創性突破,正在開辟新的前沿方向; 此外,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是化學專業的主攻方向,幾乎滲透到所有領域。 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有積極作用。 以上都是化學學科在建設“科技強國”背景下的戰略地位。
因此,2020年1月,《教育部關于部分高校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的意見》也提到“重點發展高端芯片及軟件、智能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國家安全……”重點關注物理、物理學等基礎專業。
化學專業排名
那么從數學角度來看,哪些院校實力較強呢?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2017年第三輪學術評估結果,具體名單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A+級院校有上海大學、中國科學技術研究院; A level院校包括復旦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 A-level院校包括廣東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各級別內部排名按照第三次學科評估從上到下排列,僅供參考)
2019年軟科學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國大陸共有23所院校入選數學排行榜,復旦大學排名全省第一、世界第25位。 中國大陸排名前100的大學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
化學專業設置
綜上所述,國外上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數學學科實力較強。

上海學院
上海化學學院曾被中學生稱為“中華第一科”。 中學生數量較多,每年在校學生200多人。 與復旦大學化學系相比,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也就是說,進入化學大學后,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內部學習。
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說,進入化學大學后,分為4個學習方向,分別是數學(人數最多)、核化學、大氣科學、天文學。 不同的方向有完全不同的培養計劃,下表也向您說明了不同畢業方向所需的課程類型和學分。
中國科學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化學大學下設化學系、近代化學系、光學與光學工程系、天文系、工程與應用數學系、化學實驗系教學中心。 著名化學家嚴繼慈、趙忠堯、史如偉、吳有訓、錢三強、錢林昭、彭煥武、馬大有、朱洪元等人曾在各系擔任重要職務并任教多年。 歷任院長為歐陽中燦教授,執行院長為杜江峰教授。
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培訓目標:
以培養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前沿交叉科學研發的領軍人才為目標,重點培養中學生數學素養和創新精神。
訓練方法: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沒有像清華大學那樣規模較大的化學大學,而是數理系的一部分,由化學系、工程數學系、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系。 復旦大學化學系人員不多(110人左右)。 該系提供數學課程以及基礎數學和科學課程(每門兩門課)。 事實上,這兩種類型的類之間沒有區別。 最大的區別在于訓練計劃的不同。

化學系、工程數學系、航空航天大學各具特色。 作為基礎學科,化學系與清華物理技術學院非常相似(如基礎數學、四大熱學等); 工程化學系技術性比較強,包括核化學和其他化學應用,比如電磁學、電機等,但也有做粒子化學的老師; 民航航天大學包括大家熟悉的錢學森班,主要研究熱科學方向,專業性比較強(如材料研究、結構研究等)。
化學專業的就業前景
一直以來,數理化等基礎學科的就業一直是很多朋友關注的焦點。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這些專業課程都非常難,但就業情況卻很正常,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勸兒子上大學。 這里就不要選擇這個專業了,即使學院是讀基礎學科的研究生,也盡量轉行吧。 那么事實是什么呢?
1、對口就業率不高
據陽光中考平臺統計,2015年,國外化學畢業生人數為18000-20000人,應用數學畢業生人數為8000-9000人; 兩個專業的就業率連續三年在70%~80%之間。 數學專業男女比例為1.5:1,應用數學專業男女比例為4:1。 可以說,總體上男性占據了大多數。
數學就業與大多數基礎專業相同,主要在高等院校、國防部門、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研究和相關科研管理工作。 國內有許多與數學相關的研究所,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能化學研究所、理論化學研究所、近代化學研究所、等離子體化學研究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 就業好去處。
據介紹,數學專業的就業率不高,半年后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的關聯度僅為37%。 這可能與大多數基礎學科的就業特點有關。 因為并不是所有學數學的人都能成為化學家或者從事科學研究。 雖然從表面上看,與數學直接對應的行業很少,但實際上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很廣。 該專業的畢業生遍布信息、能源、航空航天、軍工、材料、交通、經濟、生命科學等許多以數學為基礎的學科領域。
2.基礎學科適用領域廣泛
數學不僅是物質世界基礎研究的活躍前沿,也是現代高新技術的基礎和源泉。 數學史上的每一次偉大發現都帶來了對世界的新認識和社會的偉大發展。 最新的研究很容易引起其他學術領域的共鳴。 很多青年學生小時候就對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研究非常感興趣,這也為他們以后選擇數學專業奠定了基礎。
雖然數學專業就業率不高,但有句老話叫“數理化學好,走遍天下都不怕”。 深厚的知識技能讓數學專業的畢業生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能快速上手。根據清華數學大學對20世紀80、90年代化學專業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其就業領域分布比例為如下:科學研究、教育32%; IT行業28%; 金融、貿易、商業、咨詢 13%; 半導體 14%; 生物產業2%; 傳統產業6%; 文化、體育、衛生2%; 律師 1%; 新聞媒體1%……他們都覺得化學的學習為自己后來的發展打下了終生的基礎。 真可謂“功在當下,利在未來”。
3、升學后轉專業有優勢
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有著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很多學生在完成專科或者碩士學位后會選擇繼續深造。 他們的專業大多是數學相關的專業。 如果想出國考研,很多化學課程都是其他專業的主科或者考試科目,而且考(保)考研率很高,這也是數學專業的優勢。
出國深造,重點院校申請美國獎學金的比例比較高,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朋友選擇非數學專業來學習。 比如去加拿大學習文科、生命科學甚至金融、商科等專業。 例如,南開大學數學基礎班每年有超過40%的中學生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近75%的中學生前往國外院校或研究所深造。研究生學習中國量子物理大學排名,其中30%在美國學習。 近年來,上海大學化學專業畢業生50%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30%以上獲得日本、歐洲知名大學獎學金出國深造。 約有10%的中學生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