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回顧】
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水酒精鹽水的密度,同一物體的質量與其狀態、形狀、位置、溫度無關。
正確 不正確
體積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方式。 固體物質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而液體物質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確定的形狀。
在實驗室中,通常在燒杯中測量不規則形狀的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即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稱為密度,同一物質的密度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
根據密度的概念,只要知道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以計算出這些物質的密度。
[舉手詢問]
1、實驗室檢測物質密度的原理是什么?
2. 如何測量液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密度時應注意什么?
3、如何測量固體密度? 測量液體密度時應注意什么?
4. 常規密度測量的問題類型有哪些?
【新課學習】
1.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
在化學中,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稱為這些物質的密度。
只要直接或間接測量被測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以借助密度公式計算出該物質的密度。
二、測量液體密度的方法
檢測液體的密度。 教材中以鹽水的密度為例,說明檢測的步驟和技巧。
1、用調好的天平稱量量筒和鹽水的總質量m1。
2、將燒瓶中的部分鹽水放入量杯中,記錄量杯中鹽水的體積V。
3、稱出量筒和杯中剩余鹽水的質量m2。
放入量杯中的鹽水質量=燒瓶和鹽水的總質量m1-剩余鹽水和燒瓶的質量m2。
下表給出了實驗過程和估算方法,可以進行比較和分析。
根據實驗原理推導估算鹽水密度的多項式,表達本實驗的估算公式,稱為實驗表達式。
具體實驗操作流程、情況實驗視頻:
【觀察與實驗】
視頻:[實驗]檢測鹽水的密度
(選擇橫向查看的音量)
[實驗反思]
密度測量的實驗步驟不能顛倒,否則會出現實驗誤差或較大偏差。 因此,實驗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如果先用燒杯測量鹽水的體積V,然后測量鹽水的質量m1-m2,燒杯壁上會有液體殘留,測得的鹽水質量會太小,計算出的鹽水密度會太小。
2、如果先測量空量筒的質量m1,再測量燒瓶和鹽水的質量m2,然后將量筒中的鹽水放入燒杯中測量體積V,就會有少量燒瓶壁上殘留的鹽水較多,燒杯內的鹽水體積會比較小,密度會增加。 檢測值會太大。
三、測量固體密度的方法
1. 體積檢測
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可以通過測量秤的長、寬、高來估算。
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可以用燒杯測量。
2、質量檢驗
在實驗室中,物體的質量是用天平測量的。
規則物體 不規則物體
3、根據密度測量的實驗原理,可以估算出被測物體的密度
4. 實驗步驟和數據記錄
5. 估計物體密度的表達式:
ρ=m/V2-V1
具體實驗操作流程、情況實驗視頻:
【觀察與實驗】
視頻:【實驗】檢測小鐵塊的密度
(選擇橫向查看的音量)
[實驗反思]
密度測量的實驗步驟不能顛倒,否則會出現實驗誤差或較大偏差。 因此,實驗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測量小鐵塊的密度,必須先測量質量,然后測量體積。 否則,鐵塊含有水,天平測得的質量會比實際質量大,計算出的密度值會偏大。 另外,帶水的鐵塊不能裝入天平盤中。
2、如果被測物體的密度小于水,則用“重錘法”測量物體的體積。
例如:
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石蠟懸浮在海面上,用視頻中的方法無法測量其體積。
懸浮在海中的石蠟
用下列方法測量密度比水小的物體的體積,又稱“沉錘法”
檢測步驟:
1、將小鐵塊浸入燒杯底部,讀數為50ml。
2、然后將石蠟和小鐵塊綁在一起,浸入燒杯底部,讀出數字57ml。
3. 計算石蠟的體積:
V=57ml-50ml=7cm3。
【中考真題】
1.(2020 年德克薩斯州)
僅測量一次,需要更準確地測量90cm3的酒精。 請從以下四種尺寸的燒杯中選擇合適的燒杯()
A、電阻值為100mL,分度值為1mL
B、電阻值為200mL,分度值為2mL
C、電阻值為50mL,分度值為1mL
D、電阻值為50mL,分度值為2mL
2.(2020上海A卷)
下列檢測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測量小石子的密度:用燒杯裝滿適量的水測量體積,然后用天平測量質量
B、測量小鐵塊的密度:用天平測量質量后,用天平測量周長并估算體積
C、測量小磚的密度:用天平測量質量,然后用盛有適量水的燒杯測量體積
D、測量比賽所用標槍的密度:用天平測量質量后,用盛有適量水的燒杯測量體積
3.(2020年西安)
當小亮借助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則液體的密度和空量筒的質量為()
A.3.0×10kg/m310g
B.1.0×10kg/m320g
C.1.4×10kg/m320g
D.1.0×10kg/m310g
4.(2020年上海)
使用天平測試鐵塊的質量。 平衡天平所用的砝碼和浮動代碼如圖A所示。鐵塊的質量為g。 將鐵塊放入盛有30mL水的燒杯中,液面如下: 如圖B所示,圖中讀數時視線正確(選擇“a”、“b”或“c” ”)。 鐵塊的密度為kg/m3。
5.(2020年西安)
一群朋友想要檢測標槍的密度。 準確測量出跳高質量后,檢測體積的過程如圖所示,將測得的體積與真實值進行比較,測得的密度與真實值進行比較。
6.(2020山東)(7分)
平頂山市積極響應“國家長江生態文明”戰略,大力發展沿黃地區櫻桃種植業。 小明發現他的櫻桃比其他品種的櫻桃更甜,汁液更濃。 他想測試一下櫻桃汁的密度。
(1)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空燒瓶放在調好的天平上,稱其質量為40g;
②在燒瓶中放入適量的櫻桃汁,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在右盤上加上砝碼,當裝入最小的砝碼5g時,天平右端下沉,操作即可進行的是:.
直至天平平衡,重錘的質量和浮碼的位置如圖A所示,則燒瓶和櫻桃汁的總質量為g。
③將燒瓶中的櫻桃汁放入燒杯中,液面如圖B所示,則燒杯中櫻桃汁的體積為cm3。
④利用上述測量數據估算櫻桃汁的密度,單位為kg/m3。
(2)分析實驗過程,小麗認為在步驟③中,由于燒瓶中櫻桃汁的殘留,會導致密度測試結果(選擇“太大”或“太小”)。 她建議將(1)中的實驗步驟的順序稍微調整一下,讓測試結果更加準確,合理的順序是(填寫步驟號)。
7.(2020山東)(5分)
山東老醬油采用82道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釀制而成,與勾兌醋有本質區別。如下實驗方案。
(1)將天平放在上面,調整運行碼至天平上端的零刻度線,天平的狀態如圖所示,操作應直至橫梁平衡為止。
(2)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A。 將適量老醬油放入燒瓶中,稱出燒瓶與老醬油的總質量m1;
b. 將燒瓶中的部分老醬油放入燒杯中,測量老醬油的體積V;
C。 用天平稱出量筒與剩余老醬油的總質量m2;
d. 那么老醬油的密度ρ=(用測量的數學量的符號表示);
e. 重復上述實驗步驟水酒精鹽水的密度,測量混合醋的密度
(3) 請設計一個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8.(2020長春)(8分)
在“測量金屬塊的密度”實驗中:實驗設備包括托盤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細鐵絲、待測小金屬塊(均勻玉石)等。
(1)小新同事先將托盤天平放在工作臺上,將行程碼放在秤上,發現表針的位置如圖A所示。要平衡橫梁,應將平衡螺絲朝(可選的“左”)“或“右”)調整。
(2)將金屬塊放入托盤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上加減砝碼,調整浮重。 當梁重新平衡時,重錘和浮錘在秤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金屬塊的質量為g。
(3)將金屬塊輕輕倒入盛有20mL水的燒杯中,并使其浸入水底。 此時燒杯內的海面如圖C所示,金屬塊的體積為cm3。
(4)經估算可知金屬塊的密度為g/cm3,可換算為kg/m3。
(5) 將金屬塊切成兩半,并將剩余金屬塊與原始金屬塊的密度進行比較(選擇“不變”或“變化”)。
9.(2020長沙)(8分)
了解了密度后,小梁用天平和燒杯測試了一塊漂亮鵝卵石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A所示。調整天平時,首先;
(2)調整天平后,測量卵石的質量,如圖B所示,質量為g;
(3)當用細鐵絲捕獲小石子,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測量體積時,發現小石子上附著有氣泡。 為了消除氣泡,你使用的方法是(寫出一個方法); 隨后測量得到的卵石體積為16mL;
(4) 卵石的密度通過估算得到,單位為g/cm3。
10.(2020山東)(7分)
【實驗名稱】
用天平和量筒檢查小鐵塊的密度
【實驗設計】
如圖A所示,小普設計的檢測小鐵塊密度的方案有兩種。 (操作步驟按照示意圖中①②③的順序進行)。 你認為該方案的檢測偏差會很大,原因是。
【進行實驗】
小生的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測量了相關的數學量,并估算了鐵塊的密度。 以下是他檢測小鐵塊質量的實驗片段:
① 將天平放在平臺上,將浮碼移至刻度上端的零刻度線上,發現指針指向表盤中心線兩側,然后向右調整,直至天平為水平平衡;
② 將待測試的小鐵塊放在左板上,在右板上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加減重量。 天平水平平衡;
③ 讀取小鐵塊的質量。
【實驗數據】
測量所有相關的化學量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以估計鐵塊的密度。 請填寫表中①、②的內容。
參
測試
回答
案件
存在
向下
邊
嘗試去找
哦
!
參考答案:
1.A2.B3.B
4.29.2b2.92×103
5.太大和太小
6.
(1)②2 取下5g配重,調整游泳碼
62.4③20
④1.12x103
(2)過大②③①④
7.
(1)調整水平平臺左側的平衡螺絲
(2) m1-m2/V
(3)如下表所示
8.
(1) 水平零位標記右
(2) 54 (3) 20
(4) 2.7×103 (5) 不變
9.
(1) 將空閑代碼移至上零刻度線
(2)41.6
(3)待沒有氣泡出現后,將卵石從水中撈出,然后放入水中。
(4)2.6
10.
【實驗設計】
鐵塊從量杯中取出時會沾上水,測得的鐵塊質量過大
【進行實驗】
①水平平衡螺桿 ②機芯行程代碼
【實驗數據】
①水體積V/cm3
②水和鐵塊的體積V2/cm3。
【八年級下冊全部課程】
前言
第一章:機械運動
第 2 章:聲學現象
第3章:光現象
第 4 章:鏡頭及其應用
第 5 章:質量和密度
【寫在上面】
作者是浙江省杭州市莊河區人。 他是該校中級化學班的班主任。 他在一線精修班任教42年。 旨在研究中學數學教材和高考試卷的教學方法。 知識,指導學習化學的方式,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習慣。
如果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公眾平臺留言交流學習,也可以預約申請周末或節假日線下輔導。
講座地址:西安市承德區世紀城新村
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