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網 樂天 6 月 27 日
據路透社報道,鋰離子電池共同發明人、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翰去世,距他 101 歲生日僅一個月。
“一位杰出科學家的遺產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發現改善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生活,”新澤西學院奧斯汀分校校長杰伊·哈澤爾說。 “在他六年的職業生涯中,他仍然是科學研究前沿的領導者,他從未停止尋找創新的儲能解決方案。”
據報道,他1922年7月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耶拿。1944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英國陸軍擔任氣象學家。
退伍后,1952年回到華盛頓學院,獲得數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費城學院,他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恩里科·費米和約翰·A·辛普森,兩人都參與了曼哈頓計劃。 他的博士生導師是著名數學家克拉倫斯·齊納。
于 1952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在那里工作了 24 年,為數字計算機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 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他成為軌道數學的先驅和現代磁理論的創始人之一。 該規則為磁性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實踐指導,對網絡通信設備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4歲時,他受邀擔任牛津大學無機物理實驗室負責人,隨后開始研究鋰電池。 先后發現鈷酸鋰、錳酸鋰、醋酸鐵鋰負極材料。 他被稱為“鋰離子電池之父”。
1986年,來到UT開發下一個電子突破并培養下一個電子創新者。 1991年,索尼公司將鋰離子電池商業化,從而為原型奠定了基礎。
1997年,75歲高齡的他開發出一種日益安全穩定的負極材料醋酸鐵鋰,是目前電動汽車、公交車、船舶、通信基站、數據中心等電池的主流材料。
2012年,90歲的他再次開始研究固態電池。 當人們指責他的身體時,他說:“我才90歲,我還有的是時間。” 2017年著名物理學家及貢獻,新型固態電池被研發出來著名物理學家及貢獻,能量密度是目前鋰電池的三倍,安全系數更高,此時他已經95歲了。
2019年10月9日,英國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約翰·B.(John B.)、M.斯坦利·惠廷漢姆(M.)和吉野彰(Akira),以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的貢獻。
獲獎時他已經97歲高齡,成為有史以來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坐在輪椅上領獎。
這也說明,只要你足夠努力,有天賦,活得足夠長,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