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一年級)數學教案
主題:第 11 章(色彩繽紛的物質世界)課程類型:講座作者:姓名:課程
學習目標:
1.背誦密度的定義,寫出密度公式,說出公式中每個字母代表的含義,寫讀密度單位“kg/m3”和“g/dm3”水的密度表示的意義,并解釋其含義,理解確定密度單位(復合單位)。
2. 可以推斷g/dm與kg/m之間的關系。
3.可以用公式ρ=m/v來估算物質的密度。
4.認識通過實驗和比較的方式建構密度概念的過程,認識用比率定義密度的方法。
5、領悟“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的比較方法。
重點:
1.建構和合理化神秘的概念。
2、“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的比較法。
3. 應用公式估算物質的密度。
4.密度單位。
困難:
構建和管理去神秘化的概念。
課前教案:
1、如果是同一種物質,體積和質量是否相等? 這兩個是體積相同的鋁塊(出示鋁塊,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質量相等嗎?
2、同一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構成,質量與體積之比為 。
3、稱為這些物質的密度。 密度公式介紹密度和單位密度的符號------------
質量 - - - - - -
體積 - - - - - -
密度單位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這種單位稱為組合單位。
1g/cm3=kg/m3
獨立預覽:
預習要求:請按照“預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水的密度表示的意義,
你從預覽中得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疑問? 課前小組交流,小組展示問題。 課堂探究教案:
1.預習自學交流
(在群里交流“課前預習”中的問題,小組長會在群里總結解決不了的問題)
2.合作研究:
任務一(一)設計實驗:
1 研究質量和體積的數值關系,首先要測量質量和體積的數值。 如何測量質量和體積? 質量用天平測試; 體積可以先用秤量出長寬高,然后根據長方體體積=長×寬×高估算。
2、為了方便記錄和分析測量數據,需要設計表格。 表格應該包含什么?
3、質量和體積還應注明被測對象。
推理:
表 2
從以上可以得出結論:
任務二:
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這些物質的密度。用p表示
找到估算密度的公式
符號和單位
密度 - - - - - -
質量 - - - - - -
體積 - - - - - -
密度公式
密度單位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這種單位稱為組合單位。
1g/cm3=kg/m3
任務三、一些物質的密度值
對于同一種物質,比如不同狀態下的水,其密度是不同的,而物質的密度與體溫和壓力有關; 同一密度不一定是同一種物質,冷寂、蠟、植物油的密度為0.9×103kg/m3; 還有煤油,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金屬固體的密度比較高。
讓中學生記住水的密度值:1.0×103kg/m3,化學意義是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為1.0×103kg。
讀: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103千克。
練習:鋁密度的化學意義
任務 4:使用密度公式估計 p=m/vm=pv
V=m/p
密度多項式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公式ρ=m/v中,mvρ均指同一個對象,不能變相使用。 一般情況下統一使用國際單位。 例如m的單位是千克,v的單位應該是米3,那么ρ的單位就是千克/米3; 以米3為單位,故ρ的單位為g/dm 3 。
○2 對于同一種物質,密度ρ是常數,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 只要物質不變,它的物質狀態和外界條件不變,它的密度就不變。 當一種物質的質量減少(減少)多少倍時,它的體積也減少(減少)多少倍。 不能理解為 ρ=m/v 表示物質的密度與其質量成反比,與其體積成正比。
對于同一種物質,其密度恒定的說法是有一定條件的,正如一種物質在不同的物質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和條件(體溫)下具有不同的密度一樣。 例如: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冰的密度為0.9×103 kg/m3,水蒸氣的密度為0.6×103 kg/m3。
○3 不同的物質通常具有不同的密度。 但為什么煤油和酒精的密度與水和蠟的密度相同呢? 因為:密度是物質基礎的一種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兩種物質的密度值相同,說明物質在這方面的特性相同,但其他方面的特殊性不一樣。 為此,應該說不同物質的密度值一般是不同的。
○4 估算密度,使用體積單位,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體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換算關系:
1米3=103厘米3;
1立方厘米=103分米;
1 分米 3 = 103 毫米 3;
1 升 = 103 毫升;
1 厘米 3 = 1 升 = 103 分米 3;
1 分米 3 = 1 毫升 = 1 毫升。
請注意,單位轉換也是使用公式的一個重要方面。
實踐
1.一塊鐵的質量是1975公斤,體積是0.25立方米。 石頭的密度是多少?
2、10立方米鋁球的質量是多少公斤?
3、一公斤泥沙是多少?
4.課堂總結與反復整合
(請同學們整理學習內容,組內交流,組長總結,對本課學習有疑問的請舉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