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生活中的鏡頭》課稿
一、簡介
利用攝像機將現場中學生的活動畫面放到大屏幕上。
老師:哪些樂器讓你出現在屏幕上?
學生:攝像機
班主任強調,相機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就是我們上節課學過的鏡頭。 生活中有很多鏡頭,請中學生列出一些生活中鏡頭的反例。引出話題
2.構建本課程的知識框架
通過中學生答案中的生活鏡頭,以及班主任補充的圖片中生活鏡頭的例子,范圍盡可能涉及生活、軍事、科技、自然等多個方面。
師:這種鏡頭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成像。 我們根據影像學的不同特點,選取三位典型代表進行研究。 我們將共同探究它們的成像特點,分析成像原理。 (簡介加板書,描繪出本課的學習框架物理生活中的透鏡筆記圖片,讓中學生清楚地了解本課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并在后續的學習中逐步彌補,建立板書)
黑板演示:
成像原理 特征成像
相機
投影儀
放大鏡
3.學習新知識
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在內容上是并置的。 內容包括成像的特點和原理。 教學可按照教材呈現的順序逐步進行。 相機對于中學生來說已經很熟悉了,而且教材也比較豐富,所以中學生學習相機比較容易。 通過相機的學習,打開學習思路,產生實驗、觀察、描述、提問的方法,這樣旁邊的投影儀、放大鏡的學習就會順利。
(1) 相機
分析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中學生對成像特征的認識可能僅限于圖像的特征。 因此,在相機教學中,有必要遷移平面鏡成像特性的研究框架。 既要探索像與物的關系,又要探索像距與物距的關系。 在這里學法需要班主任的指導。 主要方式是為中學生設計活動,布置具體、明確的學習任務,讓中學生體驗觀察、實驗的過程,以問題為線索,讓中學生自然產生學習思維能力。 為下面兩個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計活動如下:
活動內容:用相機模型觀察風景
將凸透鏡對準明亮的房間并驅動紙箱,直到毛玻璃上出現室內場景的清晰圖像。 圖像和物體有什么區別? 像距和物距之間有什么關系? (有明確的操作說明和觀察內容,中學生可以寫下來,答案語言不會偏離太多)將凸透鏡從面向遠景改為面向近景(陽臺上的花盤,今天放了兩個盆子),紙盒別動,你在毛玻璃上觀察到什么現象? 如果想在毛玻璃上看到清晰的特寫圖像,紙箱應該調整到哪個方向? 多做幾個實驗,總結一下相機成像有哪些特點? (圖像與物體比較,與物體比較距離,中學生能得出前兩題的答案嗎?如果你不會,需要提醒你移動平面鏡)設計說明:
1和2是有目的的觀察的定向實驗操作,1和2是梯度。
1、完成教學中規定的知識內容的特征單反與物距的關系,熟悉具體物體中的像距和物距,明確它們的準確含義。 明白圖像的特征是與物體比較的結果。
二是擴大實驗操作,注重過程。 這一步的操作不需要得到移動到哪里的結果。 教學目的是讓中學生通過實驗感受物距的變化。 如果不連接光幕,圖像將不清晰,圖像距離的確定是由清晰圖像的位置來確定的。 ,當物距發生變化時,像和像距也會發生變化。 教學目標是使中學生能根據要求進行操作,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并通過具體的物體講述在實驗中如何調整。
3、歸納概括訓練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產生教學內容推論,板書。
教學操作說明:
分割完成。 避免活動時間過長,中學生目的性不強,會耽誤班主任教學指導的時機。
先完成1大約需要2-3分鐘,完成本課的主要內容。 清晰的圖像、物體、像距、物距是通過圖像和物體不同的實驗事實來描述的,回歸推理的過程是基于實驗事實的。 班主任會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指導。
完成2和3后,大約需要2-3分鐘。
本活動鏈接旨在展示中學生團體的研究報告。 盡可能多的團體將出現在舞臺前體驗成功并獲得自信。
(2) 投影儀
投影儀的教學采用班主任和中學生共同演示的方式。 使用物理投影儀,將幻影KT板投射到天花板上,觀察圖像,輕松獲得圖像的特征以及像距與物距的關系。
在這部分教學中,應讓中學生明確引導倒置的含義,即與物體相比方向的倒置。 在演示過程中,中學生可以通過水平反轉和垂直反轉來體驗和加深對反轉的理解。
改變投影儀上平面鏡的位置物理生活中的透鏡筆記圖片,調整鏡頭等操作,感覺鏡頭在投影儀中成像與物距有關。
(3) 放大鏡
模仿攝像機的教學環節,重新設計中學生的活動,讓中學生觀察和描述現象。
該教學以真實圖像為重點,與上述兩種成像不同,是一個新的教學點。
(4)虛像和實像
后來對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了解都是通過觀察實驗得到的。 它們為何形成圖像? 成像原理是什么? 這就上升到了理性思考,中學生的學習過程被揭示出來。 通過光路圖展示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原理,建立知識結構。
通過成像原理的光路圖,自然可以得到虛像和實像的動機。 對于三種典型的成像圖像以及凸透鏡同側或不同側的物體來說,它是自然生成的。
4.學習總結
板書建立知識框架,畫出相機和放大鏡的成像原理圖。
總結知識和方法。
5. 家庭作業
對于本課知識點的學習,只要中學生經歷過前面的學習過程,似乎就很難忘記這三個典型的成像特征。 因此,實踐操作的安排將鞏固中學生的實驗觀察,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八年級數學《生活中的鏡頭》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生活中的鏡頭”課稿 11-12
高中數學《鏡頭生活》講義例11-13
《生活中的鏡頭》講稿08-17
生活中的鏡頭樣本講座06-12
生活中鏡片化學教學計劃08-17
八年級數學生活中的鏡頭講義04-13
八年級數學“生活中的鏡頭”教學設計07-24
八年級數學“生活中的鏡頭”教學設計07-05
八年級數學“生活鏡頭”教學設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