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作業設計競賽方案 1、活動目的是積極落實“雙減”政策,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著力減輕中學生作業負擔,讓作業真正養成中學生的核心素質,提升中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校決定舉辦優化作業設計大賽。 具體方案如下: 二、作業設計原則 (一)優化作業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認真閱讀新課標和教學參考資料,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研究作業目標,設計作業內容,確定作業內容。主題質量、能力維度和設計意圖。 (二)優化作業類型 1.常規作業設計預習作業、書面作業(練習)、閱讀作業、背誦作業等。 2.擴展作業的設計要求中學生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習時,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根據所學知識,運用相關知識,以不同的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查閱資料、設計思維導圖、練筆等。 3、綜合作業設計 學習任務完成后,要求中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現實生活或實際問題。解釋生活現象。 使中學生將課堂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技能和方法的應用水平,進而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如:調查作業、匯報作業、表演作業、實踐作業(手冊、社會實踐)等。 (三)合理分配作業時間 1、課前預習作業 2、課后鞏固作業。 每科書面作業總時間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可根據時間表預估各科作業長度) (四)優化作業內容 1、班主任精簡編撰,通過對課后練習的選擇、改編、拓展,強化作業的針對性。課本和補充材料中的習題可以根據學習情況,隨意選擇。 2、學科融合打破各學科之間的明顯界限,整合學科知識聯系,融入并滲透到作業設計中,從而培養中學生的思想情操,拓寬中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學生的知識轉移能力,增強中學生的能力。 綜合素養。 3、分層布置充分考慮不同層次中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和學習壓力,為不同層次的中學生設計適合的作業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 實現工作量、作業難度、作業完成時間分層。 三、作業設計競賽范圍 1-6年級數學、數學、英語科目 6-9年級數學、數學、英語、歷史、道教、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四、具體要求 1、相關科目各班主任必須按照上述崗位設計原則提交崗位設計材料。 包括:①作業設計表雙減物理作業設計模板,以《XX年級學科作業設計表(名稱)》命名。 ②經老師審閱后的作業結果圖片5-10張,圖片命名為“A/B/C級作業范例”。 備課主任收集后,將發送給教研室陳冬霞老師。 2、所有參賽班主任設計的作業必須以布置為主。 復習復習后雙減物理作業設計模板,填寫作業評價和改進,然后在后期展示作業。 5.比賽時間征集時間:3月7日-3月11日作業評審時間:3月11日-3月14日。 第六。 評審組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六號。 擔任評委,評選各學科銀牌(10%)、二等獎(15%)、三等獎(20%)。 中學將根據考核規定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并在期末考核中加分。
2、推薦優秀作業設計案例參加省級“作業設計大賽”評選活動。 附件:西寧市第11小學作業設計表 伊寧市第11小學基本信息 中學生作業設計表 班主任姓名 班級科目布置日期 預計書面作業時長()分鐘 教材單位及章節 班級課時 作業方式 A:常規作業:□ 抄寫 □ 練習 □ 背誦 □ 口語 □ B:延伸作業: □ 咨詢 □ 思維導圖 □ 閱讀與交流 □ C: 實踐作業: □ 觀察記錄 □ 調查訪談 □ 社會實踐 □ 表演 □作業目標 第 1 部分 作業內容設計意圖及題目來源(選擇、改編、創作) 設計意圖: 指導:課后鞏固方法第二部分 作業內容(題號后注明必修或選修) 設計意圖及題目來源(選材、改編、創作)A 設計意圖: 學科素質: □□□□ 能力維度: □□□ 課題來源: □選材 □ 改編 □ 創作指導: B 設計意圖: 學科素質: □□□ □能力維度: □□ □□題目來源:□選擇□改編□創作指導:C 設計意圖:學科質量:□□□能力維度:□□□題目來源:□選擇□改編□創作指導:作業評價與提高 中學生完成情況:亮點:不足及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