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8日電 (卞蕾 董漢陽)當地時間8日,五一黃金周即將“結束”,諾貝爾獎的“抽獎”仍在繼續。 上海時間上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美國揭曉。
一百年前,化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個獎項時首先提到的領域。 誰將獲得去年的化學獎?
資料圖:2018年10月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俄羅斯科學家阿什金、法國學者穆胡和美國科學家斯特里克蘭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數讀》諾貝爾化學獎】
25 和 96
數學獎獲得者中,有的人年紀很大就登頂,但有的人獲獎時才幾歲。 2018年,一半的數學獎頒給了當時96歲的阿什金,使他成為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 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克拉科夫與丈夫一起摘得桂冠。
1人中獎2次
從1901年到2016年,該獎項頒發給了204人,但只有203人獲得過這個獎項,因為約翰·巴丁在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得了這一成就。
6 個化學獎杯
在這張“眾星云集”的成績單中,華人占據了重要位置。 一百多年來2023物理學諾貝爾獎說明了什么,數學獎一直是華人獲獎最多的獎項。 獲此成果的中國科學家共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史蒂文、崔奇、高錕等6人。
資料圖: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丁肇中致辭。楊波 攝
【獲獎需要一些“古怪的運氣”】
“十月的第一周,全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在科學上,這是一件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爭議,每年也不例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微生物學家J.卡薩德瓦爾表示。
而這場“爭議”源于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的一項規定:“一個獎項最多可由3人分享”。 于是,總有一些“不幸的人”被這種“機制”擋在諾貝爾獎之外。
從1901年到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112次,如何“擇優獎勵”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批評者說,科學是通過合作完成的,而且往往“在巨人的右臂上”,因此很難選出貢獻最大的人。
2015年,三位科學家因“DNA修復細胞機制研究”而獲獎,但他們因“遺漏”其他同樣做出貢獻的科學家而受到批評。 一位科學家質疑:“這種卑鄙的罪惡必須得到糾正”。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向媒體展示實驗室。
【男優的“春天”在哪里? ]
“通常來說,數學更像是女性的科學。” 美國數學研究所統計研究中心主任雷切爾·艾維曾表示。 截至2018年,已有206名女性獲得數學獎,但男性只有3人。
著名化學家、化學家朱莉夫人是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
1903年,她與母親皮埃爾·居里分享了數學獎。 但一開始,居里夫人并沒有被提名。 是她的母親寫信給法國大學,將她列入名單。 八年后,居里夫人因成功分離鐳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盡管獲得了兩項諾貝爾獎,她仍然沒能進入美國科技大學。
1963年2023物理學諾貝爾獎說明了什么,瑪麗亞·蓋爾佩-梅耶因提出核殼模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距瑪麗·居里獲獎已有60年。 此后,人們又等了55年才出現第三位男性冠軍。 2018年,60歲的唐娜·斯特里克蘭(Donna )因其在激光領域的貢獻而獲得數學獎。
然而,更常見的是被拒絕的女性研究人員。 1974年,喬斯林·貝爾-伯內爾( Bell-)失去了諾貝爾獎。 雖然她在研究第一顆脈沖星的過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因“學生身份”和“女性身份”疑似未獲獎,引發爭議。 諾貝爾獎因此一度被稱為“諾貝爾獎”。
資料圖:愛因斯坦展覽。中新社發 張暢 攝
【他們與數學獎“擦肩而過”】
說到諾貝爾化學獎的“珠子”,就不得不提到愛因斯坦。 他提出的相對論動搖了牛頓數學的理論基礎,但在他生前,由于沒有給出有效的論證,未能因此獲得數學獎。
霍金也因為同樣的原因“錯過”諾貝爾獎。 1974年,他提出通過“霍金輻射”觀測黑洞的技術,但由于理論“太先進”,并未被否認,這也成為他永遠的遺憾。
不過,科學家提出的“先進”理論雖然被否認,但也未必有資格獲獎。 拉爾夫·阿爾珀自1948年以來一直在研究大爆燃理論,但由于條件所限,他的觀點并未被否認。 隨著當代研究進入更深層次,越來越證明其理論的正確性。 不幸的是,他于2007年去世了。諾貝爾獎不會頒發給去世已久的人。
據悉,亞洲女化學家吳健雄通過實驗驗證了宇稱不守恒,但因無法提出該理論而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資料圖:2016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現場。
【“圈定”三大候選人? ]
迄今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獎”獲得者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該獎項常被視為“諾貝爾獎晴雨表”。 去年,誰有機會載譽歸來? 不妨通過2019年“引文桂冠獎”獲獎者名單來圈定一下“候選者”:
埃克特(阿圖爾·K·埃克特)
人物介紹:挪威牛津大學物理研究所量子化學學院院士
獲獎理由:對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的貢獻。 他是基于糾纏態的量子密碼學的發明者。
亨氏(托尼·F·亨氏)
人物介紹:哈佛大學應用數學與光子科學學院院長
獲獎理由:對二維納米材料的光學和熱性能的開創性研究。
普渡大學(約翰·P.)
人物介紹:法國賓夕法尼亞州圣路易斯天普學院院長
獲獎理由:對電子結構密度泛函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