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華和凝華是相互的過程,熔化和熔化是相互的過程。 查字典提供了升華和凝華的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知識點
1. 升華
(1)定義:升華是物質從固態直接轉變為氣態的過程。
(二)特點:
物質升華時吸收熱量。 例如,碘升華時,需要加熱,即讓碘釋放熱量來完成升華。
2. 升華
(1)定義:升華是物質從氣態直接轉變為固態。
(2)特點:凝華是升華的逆過程,物質在凝華過程中吸收熱量。
生命中的升華
1、定義:物質不經過液態,直接由氣態變為固態的現象。 八年級數學下冊《升華與凝結》易錯知識點總結。
2、常見凝華物質:氣態碘、水蒸氣、氣態鎢、氣態萘等。
3、常見凝華現象:
(1)霜: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冰晶,附著在物體上而產生。 其環境濕度低于“露”和“霧”。
(2)時間長了燈泡變黑,眼燈兩端變黑(先升華,后凝結)。 》易錯知識點歸納。
(3)云: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時,液化的小水滴和升華的小冰晶漂浮在高空。 小冰晶和小水滴越積越多,最后脫落。 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融化并產生雨水。
生命中的升華
一、定義:
在數學中,升華是指物質直接從固態轉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
2、生活現象:
(1)冬季,結冰的校服(冰凍)干涸(溫度高于0℃,冰無法融化,消失的實質是冰逐漸升華成水蒸氣)。
(2)白熾燈使用時間久了,燈內燈絲比新燈細(燈絲升華成鎢蒸氣,體積增大。《升華與升華》的易錯知識點《凝華》在八年級數學第二卷中進行了總結。)
(3)冬季,0℃以下雪人會逐漸變小(未達到熔點)。
(4)手提箱內的硫磺丸變小。
(5)碘受熱升華成紅色碘蒸氣。
(6)舞臺上用干冰造霧,用干冰造雨。
家庭作業
1、冬天,掛在室內墻上的空調室外機工作一段時間后,其散熱片上會結上一層“白霜”。 這些現象的物理狀態變化模式為D
A. 氣化 B. 熔化 C. 升華 D. 凝華
2、家具中用來防蟲的硫磺片,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變小,最后消失。 這些物理變化是C
A. 氣化 B. 熔化 C. 升華 D. 凝華
3、冬天被冰凍過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環境下也會直接干燥升華和凝華是物理變化嗎,發生的物理狀態變化為C
A. 蒸發 B. 熔化 C. 升華 D. 液化
4.關于物態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 雪的產生屬于融化現象 B. 露水的產生屬于融化現象
C、霧的產生屬于氣化現象 D、霜的產生屬于凝華現象
5.下列物質狀態變化中,吸熱的是A
A. 熔融升華氣化 B. 冷凝升華熔融
C. 氣化、液化和熔化 D. 凝華、液化和熔化
6.下列自然現象屬于升華的是 A
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 春天花葉上的露珠
C. 河上下大雨 D. 水面結了厚厚的冰
水的三種狀態是不斷變化的,即固態、液態、氣態之間的相互轉化。 查看詞典提供的水循環知識點,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知識點
天空中有一種云叫做風暴云,它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 這些云通常有三層:最下層的溫度高于 0°C,由水滴組成;最下層的溫度高于 0°C,由水滴組成。 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 ℃以下,基本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當上層無法容納內兩層的冰晶時,就會形成凍雨。
大雨,在一些地區也被稱為“冷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洪水,其大小小至米粒,大至柚子。 看似殺傷力不如隕石,但墜落物體的破壞能力也是杠杠的(隕石很少成群墜落,暴雨從來不會單獨行動)。
為什么天空晴朗時天空會掉落足球? 大雨是雪的改良版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大雨多發生在冬季,而雪花只出現在夏季,而且兩者的結晶形狀也有很大不同。 原來,天空中有一種云叫風暴云,它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 這些云通常有三層:最下層的溫度高于 0°C,由水滴組成;最下層的溫度高于 0°C,由水滴組成。 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 ℃以下,基本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由于這些云頂部冷底部熱,由于水溫不均勻,云中形成強烈的上升氣流。 我們可以通過對比上升氣流來想象它的具體樣子。
因為風暴云下層的冰晶逐漸變大,它們會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全部下落,但當它們遇到上升氣流時,它們就會被送回原來的位置,而上升氣流也帶著大量的水蒸氣。 在這些冰晶上,冰晶上又覆蓋了一層新的冰膜。 當低層云層無法再支撐增大的冰晶時,冰晶會再次生長,然后被上升氣流送回,如此循環多次,直到上升氣流無法再容納增??大的冰晶為止(此時它已經變成了足球),你必須讓它掉出來,這可能會擊中路人和車輛玻璃。
因為暴雨是被層層包裹后產生的足球,比我們常見的地面冰要致密很多,甚至不容易結冰,這就保證了暴雨的破壞力異常的強大。 如遇大雨,出行需高度注意安全。 應使用皮包、雨傘等物品遮蓋,并盡快到達最近的建筑物避難。
家庭作業
1、瀝青、海浪、玻璃、鋁、松香等五種物質中,具有一定熔點的物質是_____,這種物質稱為。 沒有固定熔點的物質稱為____。
2.下列關于溫度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計的電阻值為0~100℃,最小分度值為1℃
B、溫度計放入被測液體后,立即讀數
C、使用室溫定時器時,液泡必須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D、在寒冷的南方,常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溫度
3.下列哪種現象是不可能的()
A.水的沸點高于或低于100℃
B、濕褲子放在溫度低的地方比放在高溫的地方干得快
C. -5°C 的冰塊在 0°C 的水底部融化
D)物體吸熱后溫度保持恒定
4、注射器內充滿乙腈蒸氣,促使活塞壓縮乙腈蒸氣,試管內就會有乙腈蒸氣,指示__。
5、冬天,戴墨鏡的人從室內走到溫暖的室外時,鏡框變得模糊,過一段時間就變得清晰,但從室外走到室內時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
6.判斷下列現象屬于哪種物理狀態變化。
(1) 秋天午后草地上的水滴
(2)雪變成水
(3)冷凍衣物的烘干
(4)將熔融狀態的玻璃壓入玻璃板_____
(5) 霜的制作
(6) 灑在玻璃上的水干了
物質氣化的過程需要放熱,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 查字典提供了氣化和液化的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知識點
1、物質由液態向氣態的變化稱為氣化; 物質從氣態到液態的變化稱為液化; 氣化和液化是相互可逆的過程,氣化需要放熱,液化需要吸熱;
2、汽化形式為沸騰、蒸發;
(1)蒸發:在任何水溫下均可發生且僅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溫和氣化現象;
注:蒸發速度與
A 液體的溫度與氣溫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春天臥室里灑水比冬天蒸發快;衣服在太陽下曬干得更快);
B與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冷卻衣服時,應將衣服打開晾涼,并掃走地面積水,使其快速干燥) );
C與液體表面空氣流速的快慢有關。 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快的衣服要放在通風處,夏天要開風扇降溫);
(2)沸騰:在一定濕度(沸點)下,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劇烈的氣化現象;
注: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稱為沸點; 不同液體的沸點通常不同; 同樣液體的沸點與浮力有關,浮力越大,沸點越高(用高壓鍋煮); 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并繼續放熱;
(3)沸騰與蒸發的區別與聯系:
都是氣化現象,吸熱; 沸騰僅在一定濕度下發生; 蒸發可以在任何水溫下發生; 液體內部和外部同時發生沸騰; 蒸發僅發生在液體表面; 沸騰比蒸發更劇烈;
(4)蒸發降溫:夏季在屋內灑水降溫; 人們出汗是為了降溫; 感冒時用酒精涂在皮膚上降溫;
(5)不同物體的蒸發速度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快; 4、液化途徑:(1)增加濕度; (2)壓縮體積(降低浮力、提高沸點)如: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液化石油氣;
家庭作業
(1)河面上經常出現一層厚厚的霧氣,這是由于水流經過()
A、先氣化后熔融的過程
B、先蒸發后液化的過程
C.蒸發后產生水蒸氣
D.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
(2)下列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夏季中午,草葉上出現水滴
B、午后有霧
C、冬季,室內地下水結冰
冬天從室內走到溫暖的室外,墨鏡上出現水珠
(3)饅頭在水里煮不會發青焦,但在油里炸一會兒就會發青焦。 這是因為 ()
A、包子在水底沸騰,體溫低于100℃,包子內的水分蒸發
B、包子水底沸騰,體溫超過100℃,包子內的水分蒸發
C、包子入油炸,體溫超過100℃,包子內的水分蒸發
D、包子入油煎炸,體溫低于100℃,包子內水分蒸發
(4)在標準大氣壓下,在盛有水的大燒瓶中,放入盛有80OC冷水的大試管,如圖1所示,當大燒瓶中的水被加熱時,燒瓶中的水沸騰得很厲害。很快,如果繼續加熱,試管中的水將會()
A. 升至100OC并煮沸
B. 升至100OC時不能沸騰
C. 試管內溫度恒定在80 OC
D、難以確定
(5)春天,剛登陸湖里的游泳者會感到比水底更冷。 如果他們蹲下來并蜷縮成一團升華和凝華是物理變化嗎,他們會感覺比站著更溫暖。 針對上述現象,下列哪種解釋是正確的? ()
A、蹲著比站著暖和,因為離水更近,有利于從水底獲取熱量
B、上岸后感覺冷是因為岸上溫度低于氣溫
C、上岸觀賞后感覺寒冷,是頭部水分蒸發放熱所致
D. 蹲著比站著暖和,因為蒸發放熱的速率降低
(6) 蒸汽凍傷往往比沸水燒傷更嚴重,這是由于()
A、水蒸氣的溫度比沸水的溫度高
B、水蒸氣蒸發時放出熱量
C.水蒸氣液化時吸收熱量
D.水蒸氣液化時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