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晨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值得信賴!
2022年9月22日,著名化學家楊振寧將迎來百歲生日!
此后,世紀百歲奶奶“楊振寧先生百歲壽辰”就上了熱搜。
楊振寧先生的“硬核人生”
2021年9月,衛視新聞頻道《國家記憶》紀錄片欄目專門制作了《楊辰寧先生》系列紀錄片,回顧楊辰寧先生的硬核一生。 ①
1922年,四川成都趙家大院里誕生了一個女孩。
7歲時,母親楊五之被聘為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 楊振寧跟隨父親搬到了北大園區。
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熱愛讀書,并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北大的“小明星”。
這個女孩就是楊振寧。
12歲那年的三天,楊振寧偶然在北大圖書館讀到一本名叫《神秘宇宙》的書。 宇宙的浩瀚和書中的科學研究成果深深地震撼了他。
回來后,楊振寧真誠地對母親說:“三天后我就會獲得諾貝爾獎。”
母親聽后笑得很燦爛,沒有把孩子們的笑話當一回事。
長大后,楊振寧順利考入西北聯大,并獲得復旦大學化學碩士學位。
1945年,楊振寧追隨母親的腳步,只身前往韓國紐約學院留學。
獲得博士學位后,化學家費米和泰勒將楊推薦到耶魯大學高等研究院,在那里他與愛因斯坦成為了朋友。
在耶魯大學,楊振寧潛心研究數學。 楊振寧和李政道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鐵律“宇稱守恒”并不是永恒的。
這一指控在化學界引起軒然大波,他們提出的“宇稱不守恒”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兌現了兒時的諾言,他們也開創了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先例。
此時,楊振寧年僅35歲。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理論從提出到獲獎,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可謂諾貝爾獎中的奇跡。
但這還不是楊振寧最杰出的成就。 他隨后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轟動化學界。
楊振寧先生的地位有多高? 一張對比圖足以說明一切。
里面的照片是國際化學大會結束后的合影。 參與者都是當今著名的化學家,比如“夸克之父”蓋爾曼。 但你們一致推選站在中間的人是誰呢? 是楊振寧。 之前站在這個位置的人就是愛因斯坦,可見楊振寧在當今化學界的地位。
而如今已經百歲的楊振寧先生,除了他在科學領域取得的驚人成就外,我們在醫療保健方面也非常敬佩他。
健康秘訣:終生受益的 6 件事!
2017年的一次直播中,看到網友詢問健康秘訣時,楊振寧笑說,“可能是因為基因好,運氣好。” 他說,穩定的情緒對健康很有幫助,現代醫學的進步也讓他受益匪淺。 這位數學大師不僅在科學領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在健康健身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成就。
1、讀書和心靈的平靜是最好的保健品
在楊振寧看來,書籍的作用是任何保健品都無法比擬的。 當你心情低落的時候,讀書可以啟發你,使你平靜、平和。 “讀書除了增長知識之外,還可以增長知識、博學多才。還可以預防癌癥、修養道德瑜伽。很多疾病都是從不良情緒、不良品行開始的。” ②
“心態平靜也是保持健康長壽的極好方法。” 楊振寧所說的“靜”,是指適當運動與寧靜、休息相結合的狀態,是一種真正的精神與情操的高貴與美麗的狀態。
2、有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生活
1997年,楊振寧接受了腎搭橋放療,此后再也沒有做過腎搭橋手術。 談到自己的身體,楊振寧說,“我之所以這么健康,得益于醫療技術的發展,也得益于規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態。”
他認為,一個人的長壽與他的態度密切相關,需要對很多事情感興趣。
3、三餐外少量多餐,注意細嚼慢咽
楊振寧會定期“充電”,即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每隔2-3小時吃一次小餐,以將血壓維持在身體能量所需的水平。 喝水強調慢食。 除了充分享受精心烹制的食物外,還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小時候,我喜歡走路,長大后,我喜歡騎自行車。
楊振寧說自己“懶”,不經常鍛煉。 他只是喜歡坐著、喝酒、看書,經常在家里騎瑜伽車。 不過,年輕時的他非常喜歡運動。 他說:“我喜歡步行,小時候每次去一個城市,都會通過步行來了解這個城市。記得有一次在高雄,我從臺中高鐵站步行到日本學院。花了一個多小時。我喜歡路。我很清楚,雖然我愛走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能摔倒。現在,因為坐骨神經很容易遇到尾骨,我感覺如果我走太多就不舒服,所以我會少走一些。” ②
5.防止不良生活習慣,不抽煙不抽煙
楊振寧先生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太多對健康不利的習慣。 ③
6、切勿亂用抗生素,科學保持健康
“和同學聊天的時候,有人提到很多人喜歡吃藥,我頓時很好奇。” 楊振寧說知名物理學家李某是誰,“我們身邊的人得了小病,往往需要認真治療,有的頭暈腦熱,我們就怕麻煩、怕麻煩。花錢的人,逛超市的次數多了。眾所周知,看似發燒的癥狀可能不止一種癥狀,實際上可能是感冒、流感、病毒侵蝕知名物理學家李某是誰,或者是季節性腎炎惡變引起的發燒癥狀。”
楊振寧認為,單純使用各種藥物進行治療缺乏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輕者會耽誤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嚴重時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 那么去診所診治不僅浪費人、浪費錢,而且還要花錢。 遭受。 ④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但正如楊先生所說,保健一定要科學,有病最好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