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這是2019年博馬最受歡迎的講座。
作為一名作家,科學研究不是我的專長,但我不得不說,這次演講確實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我的2020年可能因此而顯得非常不同。
所以明天我會重新整理一下講座的內容,再次推薦給大家。
主講人是哥倫比亞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王健。 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的弟子。 他還是全球最大的生物醫藥領域投資公司奧博資本歐洲部合伙人及創始人。 他主導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
但他談論的不是生物技術,而是:
他如何在研究量子化學的過程中發現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 以及一個普通人如何以新的世界觀看待自己、自己追求的理想、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
明天就是大年初三,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意味著真正的“新年”正式開始了。
希望這次演講能夠給大家帶來新的世界觀、新的思維方式來面對生活的痛苦和困境,給你們過上更好的一年的力量。
王健
藝名,《我的世界》、《世界邊緣的秘密》作者。
哥倫比亞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弟子中國量子物理第一人,全球最大專業生物醫藥投資公司奧秘資本(Orbi )投資合伙人,奧秘歐洲(亞洲)創始人,歷任創翔生物執行董事長。
傳統世界觀:
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短暫的、毫無意義的
我出生于 20 世紀 60 年代末。 那時,我的家庭非常貧困。 我們只有一件家用電器,那就是收音機。 當我打開它的那一刻,我立刻忘記了自己的貧窮。 因為收音機告訴我,我很幸運。 我生在紅旗下,長在蜂蜜中。
然后廣播里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所以我在中學就學了理科,過了一段時間,我就非常喜歡物理和數學,這和我明天要講的話題有很大關系。 然后廣播里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所以我在大學通過了生物學考試。
后來我越來越意識到收音機告訴我的內容是有限的。 它沒有告訴我我真正關心的是什么。 例如,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么? 它究竟是由什么制成的? 宇宙有多大? 我為什么無緣無故地在這里? 誰應該住?
我對這類問題仍然很好奇,所以我正在進行大量研究,以真正了解明天的科學正在發現什么。
對于普通人來說,說實話,到了一定年齡之后,他們就不太去思考人生的目的、為了什么而活,因為他們覺得無聊,沒用。 我發現,盡管大多數人不知道終點在哪里,但他們都在賽跑,而且跑得越來越快——中學畢業后,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成為VP后,他們一定是。
他們在一條既定的軌道上不斷前行,不知道這條軌道通向何方,而且還在瘋狂奔跑,越來越快,越來越急。
人們的眼睛都向外看。 應該做什么? 很簡單,馬云就是這么做的,我只要模仿他就可以了! 媒體叫我做這做那,就按媒體說的做! 或者問問身邊的同學我該怎么辦。 當你看到外面有更多的財富和更好的賺錢方式時,就去做吧,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更多的錢。 贏得榮譽和地位的方法有很多,你一定會做到的。
他們不會思考:我內心深處想要什么? 哪些讓我滿意? 是什么讓我快樂? 我真正想要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道路是什么? 很多人沒有勇氣去思考這些問題。 這是大多數人的傳統人生觀。 其實是從傳統的世界觀開始的。
傳統的世界觀非常簡單。 醒來后,你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巨大的宇宙之中。 你可以把它比作迷宮。 迷宮是永恒的——你來之前和離開之后都在那里; 但你又小又短命。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來來去去,擦肩而過,不留痕跡,沒有任何意義和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向前馳騁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你終于當上了公司監事會主席。 不管你賺了多少錢,你仍然不滿意。 傳統的世界觀是很多人空虛、很多人焦慮、很多人不滿、很多人痛苦的癥結所在。
明天我想向大家展示的是我在這次發現之旅中看到的一個新世界。
科學發現顛覆傳統世界觀:
即使你不知道自己有多重要
現代科學早已發現傳統世界觀存在巨大問題和不合理性。
佛家仍云:“菩提本無樹,明鏡非臺,本無一物,何處可收塵埃?” 科學發現引導我們思考很多。
大家都知道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 原子是由什么組成的? 人們原本以為原子是實心的,就像鋼球一樣,但后來發現大部分原子是空心的。
如果把一個原子放大成一個30層長、寬、高的球體,那么中間的實部是多少? 大部分都是空的! 中間的實心部分是細胞核,大約有芝麻大小。 看似堅固的東西,冰冷的東西,結果卻是完全空了。
▲原子內部99.99999%是空心的??
有人會說,這中間的“芝麻”還是真的啊! 我們早就知道,這個“芝麻”就是原子核,而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 中子和質子可以逐級劃分,就是所謂的基本粒子。 什么是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有兩種狀態,一種狀態就是所謂的粒子態。 什么是粒子態? 你很容易想象,它們就像炮彈一樣,是具體的、真實的、一顆一顆的。 而且它同時還具有另一種狀態,那就是波的狀態,也就是說一切物質萬物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又叫概率波,它不是一個東西,概率波是可能性的大小,隨時間而變化。
▲是粒子也是概率波
這聽起來很神秘。 我想真實地給大家解釋一下,什么叫概率波,波的大小隨時間變化。 讓我們看看你出現在這所房子里的概率。 每個假期的價值是多少?
明天你們都在這里,價值是100%——你們出現在這里的可能性是100%,因為你們已經來了。 到了下一個假期,你們都決定不來了,這里沒有活動,沒有人來,下次就是0%。 下周,博馬又來了,有好活動,你在猶豫,你說我可能安排不了時間,你來的可能性是50%。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你出現在這個空間的概率從100%到0%,再到50%。 這叫做概率波,它是一堆數字和一堆可能性。
現在問題很嚴重:當你看它、觀察它時,它是一個粒子。 當它不被觀察時,就有很多可能性。 我想大家都應該停下來想一想。 我們知道這一信息已有 90 多年了,但沒有人將其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我想指出的是,我們在這個房間里看到的一切都是這樣,因為它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 當基本粒子沒有被觀測到時,它們都是概率波。 這個發現應該會對整個世界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讓玻爾當時非常驚訝。 他說:我們感覺真實的一切都是由我們不能稱為真實的事物組成的。
▲ 尼爾斯·亨里克·大衛·玻爾(Niels David Bohr,1885-1962),法國化學家,因“對原子結構及其輻射的研究”而榮獲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 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玻爾提出了玻爾模型來解釋氫原子的光譜; 他提出了互補原理和阿姆斯特丹演繹來解釋量子熱學。 他也是阿姆斯特丹學派的創始人,對二十世紀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我們可以把整個世界比作一個巨大的數字“博馬”,就像熊熊燃燒的篝火,但它不是真正的篝火,而是數字的篝火。 數字在上下跳躍。 因為粒子在不同的人看時,出現在某個地方的可能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當你圍著篝火觀看時發生了什么? 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意識比作一面全身鏡。 每個人都有一面全身鏡。 你們面對著同樣的篝火。 數字篝火將在全身鏡上產生圖像。 每個人都有一個形象。 它們每個實際上都是不同的圖像。 因為它們非常相似,所以我們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圖像。
首先中國量子物理第一人,我們的錯誤在于我們認為我們所經歷的物理世界是真實的世界,而事實上它只是一個圖像。 其次,我們的錯誤是我們認為我們正在分享這張圖片,但我們并沒有分享這張圖片。 我們各自的圖像之間存在著極其微妙的差距。
我們可以在數學上深入地談論這個,因為每個人所處的重力場的相對速度是不同的。 正因為如此,每個人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著非常微小的差異。 我們人類無法理解這種差異,我們的世界之間存在著“差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傳統的世界觀已經千瘡百孔:在我們來之前,我們曾經覺得有一個固定的、巨大的迷宮,而它已經在那里了; 我們離開之后,這個迷宮依然存在。 現在我們意識到,當我來看這個迷宮時,這個迷宮就變成了迷宮。
所以我們并不那么小。 當我不在的時候,世界只是一堆可能性。 因為我在這里,我看到了它,所以它就變成了我所看到的。
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新的世界觀意味著什么?
如果你努力實現內心的愿望,你很可能會得到它們
這樣一個新的世界觀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你就像站在迷宮里。 如果你只停留在自己的通道里,不去你想去的通道,那段通道就不會成為現實。 我們不是在尋找迷宮的出口,我們是在創造、探索、體驗迷宮。
讓我告訴你一個小故事,將這種新的世界觀與我們的生活真正聯系起來。 這是發生在31年前的真實故事,當時我20歲:
那個時代,大家都很窮。 正如我剛才所說,我想去美國。 如果我想在新加坡學習,我必須參加雅思考試。 雅思考試是要收費的,大約是20美元。 和昨天的測試是一樣的。 申請費也差不多,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筆巨款。
但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哪個時代的貨幣管制更加嚴格。 歐元并非隨處可用。 我媽媽沒有上過大學,我周圍也沒有人出過國,我到處打聽也根本拿不到歐元。 盡管如此,注冊即將結束,這是截止日期的倒數第二天。
我覺得我這樣呆在家里不太好。 我有一個常識,歐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我要出去了。 那時我就??沒有另一個常識了,港幣不會掉在街上。 我絕望了,騎著自行車出去了。 當時我在北京,到處尋找港幣。 我怎么可能找到他們? 到了晚上,我又餓又渴又累,推著車準備放棄。 突然,我看到前面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美元到這里”!
你可以想象我當時的感受。 這種感覺在30多年前仍然影響著我。 它說“這就是美元的去向”! 不知道是在做夢還是怎么,這樣的奇跡不可能發生,所以我就朝著那個標志的方向走去,走到了一個窗戶前。 對方說:“可以,這里可以把人民幣換成歐元!”
他說,有很多人被政府派往國外,需要用美元參加雅思考試,只能憑雇主的介紹信才能換。 我真的得救了。 正好我有一個表弟是工廠廠長,他的公司可以給我介紹信,所以我就把錢換成了歐元。
這對你來說可能是一件小事,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而且錢也很少。 而你可以想象這對于一個30多年前幾乎絕望的20歲年輕人來說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沒有那20塊港幣,明天我可能就不會站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了。
所以你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沖進你想去的賽道。 如果你不走那條路,那條路就不會實現。
你必須記住,有很多可能性,但其中很多是無法提前知道的。 你要相信上帝,你要相信生活,你要努力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前進。
實際上,
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處于錯誤的位置
讓我用另一個比喻來形容生活。 生活就像一部你自己編劇、導演、表演和觀看的電影。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人們實際上活著就是為了尋求獨特的體驗。
這聽起來很簡單,甚至是絕對的自由。 我只需要努力去實現我內心想要的一切。 但絕大多數人并沒有付出努力。 為什么? 因為我們甚至沒有問自己我們想要哪些。
很多人有時候想想,都覺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實現。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什么? 我看著手機,看電視,看看別人在做什么,我可以如何模仿,以及我可以立即實現什么。 我不去思考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才是我獨特的人生道路,什么樣的人生目的才有我獨特的意義? 沒有人向內看。
難道就這樣過一輩子嗎? 其實這是可能的,對吧? 我們怎么知道?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直接去找那個想死的人說,你這輩子都聽了別人的話,一輩子都沒有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你后悔嗎?
居然有人問臨終者。 這個人名叫邦妮·韋爾。 她選擇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職業:照顧臨終者。 有許多身患絕癥的人只剩下幾周的生命,卻沒有人照顧他們。 她是一名護士,與其他人建立了非常親密的友誼。 她從別人身上了解到,你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在遇到了很多這樣的人之后,邦妮總是寫了一本書,名叫《臨終前最后悔的五件事》。 這本書談論的是人臨死時的情況。 我給大家讀一下這中間最遺憾的事情吧。 這是她了解很多之后最常后悔的:
“如果我有勇氣過一種忠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認為我應該過的生活就好了。”
我們中有多少人過著“別人認為我們應該過的生活”? 有多少人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句話讓我想起楊絳在百歲生日時說過的另一句話:
“我們曾經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但最終我們發現,世界是我們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我們都是務實的人,退一步想想,她說的話就有點奇怪了。 哪些“與他人無關”? 我們和你坐在一起一定是有關系的。 在我們看來,我們是 70 億人中的一員。 如果把那些人比作天上的星星,我們就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個。
當你看著星星的圖片說“我就是那個人”時,你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如果你真的是那個人,你將無法跳出星空并指向自己。 來描述。
你永遠無法與自己分離。 你必須時刻留意你的學生。 你實際上是站在太陽系的中間,站在太陽的位置。 只能四處張望,永遠跳不出來。 生活,描述生活之外的自己。
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在你的舞臺面前,無論有多么強大的人想要找到你,他們都必須從四面八方來到你的中心才能找到你,否則他們找不到你!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只關心別人怎么想,馬云怎么做。 他就是這么做的。 這是非常荒謬的。 我告訴你,就你的命運而言,你是命運之車唯一的駕駛者。 你正在開車。 你想去哪兒,車就開到哪兒。 你在哪里停止哭泣,那輛車就停在那里。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內心想要什么。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用左眼往外看,模仿別人,看媒體怎么說、周圍人怎么說、你父親怎么說。 不要問別人,首先要問自己,向內找,你的內心有什么樣的渴望? 您想把車開到哪里?
你是你生命的中心和主人,你必須面對自己內心的渴望才能找到這個希望。 不要反抗,不要繼續反抗。
我的追求和戰斗
我給你這個建議是因為我過去也曾戰斗過。
哈佛畢業后,我做得越來越順利,也比較成功。 在過去的12年里,我的公司一直是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最大的投資公司。 我是它的全球合作伙伴。 我創立了歐洲部門。 歐洲部門管理著11億港元,投資了50多家公司。 我們整個公司管理著130億港幣左右,所以是非常成功的。
而我還在心里研究著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誰還活著,看量子化學,相對論等等,我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我面前打開了,人們我周圍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真的很想告訴你,我該怎么辦? 其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寫書,但我很矛盾。
寫書是我內心的一個愿望,這個愿望和我正在做的事情有特別大的沖突。 時間少,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我的擔心。 如果失敗了怎么辦? 如果你認為你說的是??事實,你很可能會受到批評。 當時哥白尼說月球不是宇宙中心,立即遭到批評; 畢達哥拉斯認為月亮是圓的,他也因此受到指責。
如果我說的是真的,我肯定會被指責說量子化學告訴我們有一個不同的世界。 我的老太太曾經說過,不笑是不夠的。
我心里很矛盾,誰有成功的先例? 巴菲特寫了一本書嗎? 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沒有寫書,你為什么要寫書? 所以我心里就有這樣一個矛盾。 而且,我越學,越明白,我就越坐不住,我不能欺騙自己,我不能告訴別人你應該這樣做,尋找你內心的渴望,但你不這樣做不要尋找你內心的欲望。
我問自己,你所說的生命的奇怪價值是什么? 諸如此類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最終還是屈服了。在幾個同學的鼓勵下,我寫出了我的第一本書《我的世界》,居然有人下來嘲笑我,毒打我。
然而,更多的人卻在鼓勵。 有人告訴我,你讓我思考了很多我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甚至有人說你改變了我的人生,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因此,正是在這種鼓勵下,我寫了下一本書《來自世界邊緣的秘密》。
明天早上,我想用我微薄的力量,告訴你我所看到的新世界。 我并不是想說服你,而是想告訴你另一種可能性。 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并決定它是什么。 對或錯。
因為只有你才能做出這些決定,因為只有你才能知道你真正要去哪里。 謝謝。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如果您對世界和自己的認識因此而發生了一點改變,請轉發并推薦給您的同事。
每一次認知創新都可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顯著的變化。
博馬全球峰會
|博馬日本大會1.27全球同步直播
博馬中國講座
博馬講座@侯楊方:歷史的準確性與敘事的模糊性
博馬講座@Parag:歐洲世紀
火精選
抑郁癥的解剖:我們的痛苦、存在和活力
如何以及為何總結自己的 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