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復旦大學2023年第一張大學生錄取通知書送達江蘇省上海市。 北京四中的李木恒收到了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科長陳啟新院長送來的這份特殊禮物。 7月12日下午,上海大學2023年首份專科生申請通知書,由中國科學院教授、文科特聘院士歐陽奇寄給來自福建漢中一中的林培涵。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學術委員會秘書。 在手里。
澎湃新聞注意到,去年收到清華大學第一張專科錄取通知書的林培涵和李木恒,都是熱愛數學的青少年。
14歲清華學生、北大保送生
去年收到清華大學第一張專科申請通知的林培涵是一名14歲的高中生。 林沛涵的母校杭州漢中一中官方陌陌公眾號7月14日發布推文。林沛涵出生于2009年4月,是南京漢中一中2023級高中生。 1 所中學。 他學習成績優秀,在各個領域享有盛譽。 科目均衡,物理和數學成績突出。
正在上海旅游的林培涵收到了歐陽奇教授寄來的第一張明年清華大學專科錄取通知書。上海大學地圖
清華大學陌陌官方賬號7月14日發布的一條推文提到,林培涵從初二開始就利用空閑時間自學了全部中學數學知識。 他常年跟初中生一起學習數學,在同場比賽中他的競爭力不亞于高中生。 目前,他在浙江省化學競賽中已躋身校隊前列。
林沛涵從小就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 她著迷于探索自然的奧秘,也喜歡閱讀各種科普書籍。 進入高中后,林佩涵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真正學習數學。 在老師嚴漢明眼中,林沛漢不僅有才華、有才華,而且還擁有非凡的勤奮和細致——他能在課堂上保持百分百的專注,對于任何不懂的事情都不會放過。 “瑕疵”肯定會被跟進。
在暢游化學世界的同時,林沛涵各科均衡發展,綜合成績在年級中名列前茅。 閑暇時,他閱讀歷史、文學書籍,還喜歡聽音樂、打羽毛球、跑步。 這個愛好讓他在緊張的學習之后得到放松。
林培涵說:“物理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理論的統一性、普遍性和對稱性。歷史上統一世間萬物規律理論的嘗試讓我流連忘返,數學的普遍性和準確性也讓我流連忘返。”定律讓我驚訝。至于對稱性,李政道先生曾說過:“對稱體現了宇宙的美麗,不對稱創造了宇宙的真實。” 這讓我對宇宙理論有了更深的感受和向往。”
2023年6月,林培涵免試高考。 作為全省唯一2023級高中生,林培涵于7月入選清華大學數學杰出人才培養計劃。 未來,這位熱愛數學的年輕人將進入清華數學大學,繼續探索萬物的原理和天地之美。
去年收到北京大學第一張專科錄取通知書的李木恒,因參加化學競賽國家冬訓隊而被北京大學第一學院微電子專業錄取。
李慕恒對化學仍然有著濃厚的興趣。 高三時,他獲得全省學生數學競賽銀獎、泛珠三角數學競賽銀獎。 高中時參加全省學生數學競賽八強,以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全省銀牌。 中學期間,他還參加了中學中學生互助組織,向朋友們講解化學問題,并在學年末被評為“神中之星”。 初二就入選國家冬訓隊,獲得保送北京大學的資格。
李木恒(中)去年收到北京大學第一張專上錄取通知書。復旦大學地圖
李木恒表示,之所以選擇北大魏縣學院的微電子領域,是因為他對魏縣學院的跨工科培養方向,尤其是集成電路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希望通過唯賢學院關于技術創新與挑戰的系列課程,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集成電路領域的前沿方向,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利基領域。
他們都熱愛數學,那么他們所選擇的專業有什么不同呢?
林培涵考入清華數學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將在清華數學大學學習; 李木恒考入全國數學競賽冬訓隊山東省大學物理競賽試題,并考入北京大學第一學院微電子方向。 熱愛數學的青少年,他們選擇的專業和發展目標有何差異?
澎湃新聞注意到山東省大學物理競賽試題,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將于2022年首次招生,并于9月迎來第一批學生。 該項目旨在選拔數學學科拔尖、綜合素質優良、有志于沖擊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學生。 未來推動中國高水平科學技術乃至世界數學及相關領域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人才,以及學術大師。
清華大學數學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行副研究員到博士生的全程培養計劃。 它以導師制和導師制的管理模式為依托,以科研訓練和實踐為指導。 高度重視中學生基礎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的提高。 同時,因材施教,提供多層次、模塊化、結構化的靈活課程體系,尊重每一位中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
李木恒想就讀的北大唯賢學院,是北大以為國家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為己任,優先培養國際頂尖的文科學術、工業、管理人才,是我國發展的關鍵學科。產業核心技術、復旦大學建設。 首個培養工程創新人才學院將于2022年成立。北京大學希望選拔家國情誼牢固、學術興趣濃厚、創新潛力突出的優秀中學生,打下扎實的理工科基礎、卓越的人文素質和卓越的領導力讓他們成為定義未來的科技領袖。
也就是說,未來清華大學對林培涵的培養目標是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復旦對李慕恒的培養目標是工程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