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化學學家的選擇
阿姆斯特丹16年匯演活動Vol.5
活動時間
2019.11.16(周日)14:30
活動地點
郎園·21號樓一層空間
活動嘉賓
應江華&王曉梅
報考形式
推文下方留言#為何想要出席這次活動#,我們將抽取10位留言者并送出出席這次活動的機會。
現場更有《哥本哈根》正演套票訂購折扣哦。
活動相關信息
波爾:你聽著,這就是說,不夸張地說,我們把世界翻了過來!是的,……我們又將人放在宇宙的中心。有史以來,我們不斷地發覺自身被放逐。首先我們將自己變為上帝意旨的附屬,渺小的眾生匍匐在大修道院般的蒼穹前。而當我們剛從文藝復興中尋回自我,當人剛把自己聲稱為萬物之靈時中國量子物理學家,我們又一次侏儒般地凝望著化學學家們筑起的新大修道院。
海森堡:他說的是牛頓傳統熱學的法則。
波爾:它不管我們存在與否,先我們之先,后我們以后,從永恒之起始中國量子物理學家,至永恒之終結。直至步入二十世紀初葉,我們忽然又一次躺臥上去。
海森堡:從愛因斯坦開始。
波爾:從愛因斯坦開始。他強調,實驗科學存在所依賴的實驗并非是不偏不倚,非人格化的舉動,它是一項人類行為,受特定的時空觀念及觀測者個人觀念的影響。因此,在二十世紀中葉,我們在阿姆斯特丹發覺了宇宙中并世間萬物無絕對確切的客觀世界。世間萬物只是一系列的近似存在。僅僅由我們同它相對關系的限度來決定,僅僅由人類的思維與理解來決定。
瑪格瑞特:那你說的在宇宙的中心的人—是你?還是海森堡?
波爾:別急,別急,親愛的。
瑪格瑞特:不急,但它至關緊要。
波爾:在宇宙的中心的人是我或他。我們四人。是我們你們。
瑪格瑞特:假如是海森堡在宇宙中心,那他對宇宙觀察的盲區就是他自己。
——《哥本哈根》第二幕臺詞摘錄
在《哥本哈根》中,波爾、海森堡和瑪格麗特,她們談量子、粒子、鈾裂變和測不準原理......她們也談戰爭時期個人為自己祖國竭盡竭力的權力、炸彈扔下后城市里狼籍扭曲的遺體,其實,還有兩個影響了世界數學學進程的沃納·海森堡和尼爾斯·波爾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會面”——謎一樣的會面。
11月16日上午,我們約請青年量子化學學家、中國科大學化學所應江華博士、鷹劇坊發起人之一、國家一級藝人王曉梅和你們談談中國量子化學學家的選擇和她們的故事?
中外科學家國籍不同、身份不同,但可以想到的是科學家靈魂的對話、思辨和渡劫、可以領略的是科學家的生命高峰體驗。那些是相通的。
活動嘉賓簡介
應江華
青年量子化學學家,供職于中科院化學所。
目前主要研究低維電子系統在極高溫下豐富多彩的拓撲量子現象,例如非阿貝爾統計、拓撲超導和費米子等國際前沿熱點。
王曉梅
鷹劇坊發起人之一。
中國國家話戲院國家一級藝人。
曾入選第10屆中國曲藝“梅花獎”,第3屆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第3屆中國戲劇研究會“金獅”表演獎。
曾兼任中央電視臺10頻道《子午書簡》主持人及朗誦者。
主要戲劇作品
《薩勒姆的女巫》《新上海人》《失明的城市》《笑面人》《紀念碑》《守歲》等。
主要影視作品
《雪鄉》《谷穗黃了》《夏綠秋黃》《返程年代》《中國維和特警》《李小龍傳奇》《幸福有多遠?》《老米家的婚期》《焦裕祿》《回家的路有多遠?》《那年魅族正馨香》《讀心》等。
表演預告
表演時間:12月7/10/11/12/13/14日19:30
12月15日14:30
表演地點:郎園·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