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1:發(fā)射“墨子號”衛(wèi)星的目的?
潘:“墨子號”作為一顆科學實驗衛(wèi)星,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實用型的,為了實現超遠距離星地之間的量子保密通訊,同時也有個基礎科學的研究目標,要對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熱學非定域性”開展嚴格意義下的驗證。
問2:“墨子號”衛(wèi)星有什么新的發(fā)覺?
潘:“墨子號”發(fā)出之后量子通訊潘,性能指標遠超預期,原先計劃五年內完成的科學試驗任務,在兩三個月之內就完成了,所以有好多的時間對性能做一些改進,目前有比較大的進展。同時,“墨子號”已經把星地之間秘鑰的成碼量提升了40倍,如今嘀嗒一秒鐘,大約才能傳送40萬個秘鑰,早已才能滿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訊需求。
“墨子號”還做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實驗。由于量子熱學和廣義相對論目前還沒有挺好地結合上去,針對有人提出的檢驗協調模型。“墨子號”做了實驗,表明有些理論方案本身是不正確的,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進展。
問3:“墨子號”衛(wèi)星的局限性?
潘:希望還能盡快把量子通訊推向實用化,未來能否研發(fā)一顆中高軌的衛(wèi)星,讓它還能24小時全天候工作量子通訊潘,以填補“墨子號”只能在白天工作的遺憾,確保在更長時間里形成秘鑰。
問4:關于指責量子通訊問題!
潘:量子熱學與人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于量子通訊的先進理論都未必能挺好地理解。所以公眾就會對量子通訊的科學性形成懷疑,擔憂這項技術不成熟。
創(chuàng)新成果從形成到廣泛應用,一般會經過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公眾接觸到一個全新領域的東西,最開始的反應一般是:不靠譜。例如最早的拍照機,你們認為精魄被吸到單反上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初期的量子通訊,有人覺得是偽科學,當它發(fā)展比較成熟以后,又認為這個技術還沒有廣泛應用,有疑點。“現在我們確實有好多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早已走在世界前沿,我們應當有自信。”
目前,量子通訊正處于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轉換的過程當中,須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當量子通訊被廣泛應用后,你們認為沒哪些稀奇了,創(chuàng)新過程也就完成了。”
問5:信息安全問題。
至于量子通訊的作用,潘建偉說,信息安全對國家、對個人都十分重要,小到建行帳戶的密碼保護,大到無人駕駛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