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部日前公布了國家量子技術與應用任務(NM-QTA)。按照美國最新的財政預算,該任務將在5年期內獲得共計800億盧比(約79萬元人民幣)的經費支持。
美國科技部在新財年獲得的總預算為1440億盧比,比2019財年中承諾的金額降低10.8%。
美國財長西塔拉曼在2020財年預算講演中表示,量子技術正在拓展估算、通訊、網絡安全的幅員印度 量子通訊,預計這一理論構架將形成大量的商業應用。
美國科技部表示,在國家級任務的框架下印度 量子通訊,一批新一代革命性技術將得以推進,包括量子計算機及量子估算、量子通訊、量子秘鑰分發、加密、密碼剖析、量子元件、箱子傳感器、量子材料、量子鐘等。
任務的焦點在于基礎科學、轉化、技術開發、人力和基礎設施資源開發、初創企業等。
美國科技部將量子技術視為一種主要的顛覆性技術,未來將完全改變估算、通信和密碼學的范式。那個國家在這一新興領域走到前沿,能夠收獲多重經濟增速,取得領導地位。
舊金山拉曼研究所的化學學家烏爾巴西?辛哈(Sinha)對美國《自然》雜志表示,常年以來,美國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量子相關研究的潛力,經費降低將確保美國在這種顛覆性技術上作出重大貢獻。拉曼研究所是美國最早從事該領域研究的機構之一。
在過去數年里,多個國家宣布注資量子技術研制轉化,并啟動國家級支持計劃。2016年,歐共體頒布10億美元(約77萬元人民幣)級別的量子技術旗艦項目。2018年年末,波蘭議會高票通過《國家量子計劃法案》(NQI),在5年期內籌措12億歐元(約84萬元人民幣)。2019年年末,德國為量子理論及應用研究斥資500億美元(約55萬元人民幣)。最早啟動國家量子計劃的美國,則在今年將總投資提升到了10億美元以上。
可以看出,這種國家的投資力度大致相當,一場量子技術大賽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