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房間加裝成“暗室”,借助小孔成像、凸透鏡成像原理將窗前景色“搬”到屋內,躺在床上能夠欣賞來自大自然的“投影”,如同在看一場超高畫質影片……近日,博主@皮卡悠發布的短視頻讓網友見識了“理科生的甜蜜”,視頻播放量破百萬,有網友感慨:“我的寶藏博主要藏不住啦!”@皮卡悠名叫趙琦,曾是一名能源工程師。近些年來,她變身科普博主,以演示實驗的方法講解硬核的數理化知識,“干貨”滿滿又生動有趣,制做的視頻常被中學數學老師當做講義播放。接受揚子日報紫牛新聞記者專訪時,趙琦表示:“我希望將無趣的理論知識包裝成好吃的合劑,讓你們能甜甜地‘吃’下去。”
短視頻博主教你一招將天空“搬”進廚房,療效震撼
把窗前風景實時“搬”進臥室,共分幾步?近來,抖音博主@皮卡悠給出了一份參考答案:第一步,先檢測陽臺到墻上的距離,按照凸透鏡成像規律,選擇焦距3000毫米的凸透鏡;第二步,選擇合適的位置,將凸透鏡貼在陽臺上;第三步,在陽臺上貼滿錫紙,將房間加裝成一個“暗室”。
之后等待一個天氣放晴的日子,靜靜地欣賞來自大自然的“投影”:淡水河在她的樓頂緩緩飄蕩,云朵在墻面上“舞動”,旁邊樓上晾干的被單隨風飄動,“藍衣小哥”載著她的訂餐正式送達……就像在看一場超高畫質無比真實的連續劇。
這段視頻播放量超過390萬,有網友留言稱“太酷了,這是實時監控吧”“學好數理化,踏遍天下都不怕”,也有網友揶揄“建議你們不要這樣弄,太多人弄,月球會卡bug的”,還有不少行動力強的網友紛紛學著視頻里的方式,DIY做起這個實驗,有的表示自己的實驗療效并不如@皮卡悠,清晰度不夠,也有的稱畫面太暗……
趙琦告訴記者,靈感來始于有天晚上睡醒,聽到一些光從浴簾的空隙中透進廚房,在天花板播出出一點點像樹的影子,影影綽綽,看不深切。“我曉得這是小孔成像的原理,于是我想用這個原理做點有意思的東西,把外邊的風景整個投進屋子里來。”
這對她來說并不難,操作很簡單,但前期打算工作很歷時,前前后后大約花了一個月時間。她試過用遮光浴簾、黑色塑膠布來制做“暗室”,療效都不佳,最后用了錫紙才達到想要的療效。原本,她用一個帶有小孔的紙板貼在陽臺上,“孔開小了,房間里特別暗,最后成像也暗,孔開大了成像模糊,不清楚”,換成凸透鏡就很多了。此后,連續兩周寒潮天氣讓她不得不中斷拍攝計劃。
“有一些知識初中小孔成像實驗視頻,我們本以為沒哪些用,但顯然在生活中可以用這種知識作出特別有趣的事情。”對于最后呈現的療效,趙琦表示,雖然有一點錯愕,沒想到畫面如此清晰,那么好看,“整個屋子都布滿了外邊的景色,那個驚艷的覺得,是視頻里拍不下來的。”
工程師離職做專職博主“雖然不夠理性初中小孔成像實驗視頻,但我愿一往無前”
趙琦的外表清純輕柔,內心卻是個“女漢子”,迷戀機械結構、搖滾樂、架子鼓和懸疑小說。
她坦率地稱,讀書期間的自己并不算“學霸”,甚至還有點厭學,“像數理化,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學得好一些,但我也須要很努力才可以有好成績。”趙琦是資深的懸疑小說迷,從小學時開始看《科幻世界》,“每個月最期盼的事就是去刊物攤買一本《科幻世界》,早在《三體》獲獎前的許多年,我就是在這本刊物上看它的連載。”
趙琦結業于西安工業學院,學的是機械設計。大二時,她和朋友組隊出席全省學院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做的管線機器人獲得三等獎。“可能哈師大的中學生都自帶工程師基因吧,我瘋狂地喜歡DIY,自己能做的東西絕不買現成的,自己能修的絕不花錢找他人。鍵盤按鈕、車載打火器,修過的東西太多了。”
從西安工業學院碩士結業后,趙琦步入上海一家為石油公司提供服務的國企工作,當時她的工作是坐著直升機去海上平臺給油井安裝電泵。四年后,她被調動到美國工作,后來又去了澳大利亞(南非)、美國工作。“這期間我的工作仍然是與技術相關的。”工作課余之余,她喜歡看科普類視頻,“有時侯在美國網站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東西,非常想用英文分享給你們。”
2020年,趙琦嘗試在抖音上做科普類短視頻,起名@皮卡悠。最初,她發布的是一些物理博弈小游戲,在“玩尼姆游戲怎么始終贏”中,@皮卡悠告訴你玩尼姆游戲的必勝策略是通過二補碼找到平衡點(尼姆游戲是一種兩個人玩的回合制物理戰略游戲,游戲者輪流從一堆物品中拿走一個或則多個,最后不能再取的就是輸家)。
此后,@皮卡悠又用物理公式告訴你們“玩拋硬幣游戲時怎么始終贏”“用一盒火柴玩一個不會輸的小游戲”。有些網友看完驚呼“好燒腦,看不懂”,也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看上去挺好玩”“和姐姐一起玩,贏了杯咖啡,真的挺有意思。”
網友的正向反饋給了她動力,趙琦決定在短視頻領域精耕。于是2021年,她辭掉收入不錯的工作,變賣所有家當歸國,做起了專職博主。“那段時間工作壓力比較大,我一直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這個決定沒有受到父親、丈夫的反對,她很謝謝家人的理解。“我曉得離職去做短視頻,收入肯定會比之前少好多,甚至可能沒有收入。這個決定確實不太理性,但我認為人生這么短,我要用有限的時間多去體驗,也要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努力。”
科普視頻被當作講義希望迸發你們的好奇心和熱愛
歸國后,受生活成本等誘因影響,趙琦和母親選擇在廣州佛山移居。
成為專職短視頻博主后,趙琦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如何拍出優質視頻上,內容不再局限于物理博弈小游戲。她用光學原理作出亮閃閃的彩色炸糕,不加一滴色素;用洗潔精、瓜爾豆膠、泡打粉等材料吹出超大的泡泡;用聚乙二醇堿液作為介質,花了14天時間在缸子里塑造出“海市蜃樓”。
@皮卡悠成為網友口中的“寶藏博主”,在抖音上吸引了由初小學生及數學老師組成的忠實粉絲群。有一些老師在評論區留言或則發私信給她,尋問是否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她的視頻,這讓趙琦認為很有成就感。“我的視頻特別適宜中學生看,倘若能對她們形成一些積極的影響,那就太好了。”
趙琦直言,最初做的幾期視頻還有進步空間,“確實有好多人反饋說看不懂,如今回頭看,我認為語速太快了,后來我提到比較復雜的理論時,會特意把語速放慢,多做一些比喻,讓它更好懂一點。”她并不害怕靈感會枯竭,她覺得科學界的知識太優厚了,只要有好奇心,選題是無盡的。她有自己的選題清單,遇見感興趣的內容會及時記錄在冊,等待合適的時機訂購所需材料,完成創作。
趙琦告訴記者,視頻創作全由自己一人完成。因此,她還自學了攝影、剪輯、MG動漫、繪畫、木工等技術。
對于一個一年只出10期視頻的“佛系”博主來講,趙琦對于漲粉的心態是:隨緣。“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制做的每一個視頻都能讓聽眾感受靈光乍現的快感,就好象從原先糾纏不清的謎團中發覺了重要線索,于是一切順理成章,解開謎團。我希望將理論知識包裝成好吃的合劑,讓你們能甜甜地‘吃’下去。”她覺得,科普的意義不在于提供知識,而是迸發你們的熱愛及好奇心,進而擁有探求和學習的動力。
趙琦表示:“我是一個物質欲望比較低的人,我認為可以犧牲一部份生活成本,去實現我心中想做的事情。”趙琦告訴記者,未來會繼續做好視頻,希望有三天能創建自己的工作室,實現更多想法。“發布一個科普視頻,如同往信息汪洋里拋擲一塊小石頭,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水花,然而那些蕩起的漣漪已足夠美好。所以我相信付出的所有努力,最后都不會辜負我。”(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