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寫中a代表年,是的簡稱,物理中半衰期的單位。
半衰期估算公式:
m=M(1/2)^(t/T)
其中M為反應前原子核質量,m為反應后原子核質量,t為反應時間,T為半衰期。
鈷(Co)60半衰期:5年
鈾(U)238半衰期:45億年
氚(H3)半衰期:12年
應當注意的是,并非經過兩個半衰期,所有幅射都將消失。放射性是一種機率現象,每經過一個半衰期,初始原子會消失50%,即幅射的危險會減少一半,但能夠延續好多個半衰期。只要還有最后一個原子沒衰變,放射性就不可能完全消失。
不過一般來說,在經過30個半衰期后,幅射已減至原先的十億分之一,基本難以被偵測到,也就沒有害處了。
半衰期也不是一定的,如碘的半衰期為8天,并不是說碘一過8天,原子數目都會降低50%半衰期是什么意思,半衰期只是一種平均現象。
擴充資料
當原子開始發生衰變,其數目會越來越少,衰變的速率也會因此減弱。比如一種原子的半衰期為一小時,一小時后其未衰變的原子會剩下原先的二分一,兩小時后會是四分一,三小時后會是八分一。
原子的衰變會形成出另一種元素,并會放出阿爾法、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發生衰變后,該原子也會釋出伽傌射線。
依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恒公式E=mc^2;,衰變是其中一個把質量轉為能量的形式。一般衰變所形成的產物多也是帶放射性,因而會有一連串的衰變過程,直到該原子衰變至一穩定的核素。
只有符合一級動力學的物理反應才具有穩定的半衰期數據,與核衰變不同的是,物理反應的半衰期數據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遭到氣溫誘因的影響,對于通常的反應,當氣溫上升時,反應速度常數會下降,半衰期會相應減短,反之則會延長。對于一些反應,確定反應的半衰期與濕度的關系,會有助于預測反應機理。
非一級動力學反應的半衰期會隨著起始狀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半衰期是什么意思,隨時監測反應體系含量的變化可以了解半衰期與起始狀態之間的聯系,因而了解一個物理反應的反應級數和表觀速度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