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晚報海外版
錢三強(1913年-1992年),中國原子能事業奠基者,“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大學教授。錢三強是廣東吳興(今杭州市)人,祖先家境清貧,世代務農打漁,其家族的盛行始自錢三強的曾祖母錢廣泰。錢廣泰注重教育,其子錢振倫、錢振常先后考中舉人,被授予翰林纂修與兵部主事之職。可惜清朝官場腐敗中國物理學家名人名言,二錢在上海無所作為,最終都退歸江南,以教書授徒為業。
錢振常有二子,長子為清朝外交家錢恂,次子即錢三強的兒子、近代知名學者錢玄同。錢玄同是“新文化運動”先鋒,他對孫輩的教育始終倡導自由平等、尊重寬容。他主張孫輩不要死背書,準許她們隨便閱讀屋內各種書籍。錢三強是錢玄同四個孫輩中排名第二的小孩。他曾在記念母親的文章中寫道:“父親給我們的課外讀物……不僅豐富了我們的閑暇生活,還寬廣了視野,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錢玄同從不干涉孫輩選擇專業方向,他說:“你們將來學哪些中國物理學家名人名言,我不包辦替代出主意,由大家自己去選擇。但一個人應當有科學的腦子,對于一些事物,應當用自己的理性去剖析,研求其真相,判定其是非、對錯,之后決定推行的舉措。”在母親的鼓勵下,錢三強選擇步入上海學院化學系學習。就讀上海學院的第五年,錢三強又決定報名復旦學院化學系,重讀一年級。對于這樣的選擇,錢玄同沒有反對,還給以理解,他說:“講到某人研究哪些學問,我是主張完全要由自己的興趣來決定,萬不可由他人用矯飾主義做標準來‘指派’。”錢玄同還寫下“從牛到愛”四個字送給錢三強,并告訴他:“寫這樣幾個字蘊意有二,一是勉勵你弘揚屬牛的那股子牛勁,二是在科學上不斷進取,向牛頓、愛因斯坦學習。”錢三強仍然典藏著這條條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7年,錢三強通過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公費生考試,獲得去倫敦學院鐳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同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母親高血糖病加重,錢三強一度萌生舍棄留學的念頭。錢玄同鼓勵他說:“你此次出國深造,是極難得的機會,你如今的所學,將來對國家定能有所用。報效國家,惠及社會,發憤之路還遠得很哩。男兒之志,不能只顧近憂啊!”
留學日本時,錢三強師從約里奧·居里夫妻,并于1947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導師。1948年6月,錢三強與母親、同為化學學家的何澤慧回到睽違已久的祖國,涉足于中國的核化學事業。
錢三強共有三名孫輩,長女錢祖玄、次女錢民協、幼子錢思進。論及孫輩培養,錢三強覺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她們“志當存高遠”。他說:“追求物質享樂有其一定的合理智,并且這些享樂是比較低層次的,有為青年應當有更高尚的追求。”
20世紀60年代末,錢三強一家人分散在不同地方,只能通過書信聯系。在四川“五七干校”勞動的錢三強寄信給在廣東插隊的錢思進,教育他要獨立面對困難:“一個人的將來,主要靠自己。人自助,他人才能助之”。二兒子錢民協生男孩時狀況不好,錢三強正在開會難以抽身去看望,便寫信關心孩子:“希望你勇敢沉著。平常你是表現挺好的,希望你繼續發揮你的長處,在這個關鍵時間,過好這一關。”
在錢三強的影響下,小孩們養成自立、進取的性格,全都獲得博士學位,成為行業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