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接受華萊士采訪。圖片來自網路。
日本首相辯論委員會于當地時間22日宣布,英國首相大選首場辯論將于9月29日在堪薩斯州克利夫蘭的凱斯西儲學院舉辦,整個環節由6個15分鐘的主題辯論組成。
瑞納新聞主播克里斯·華萊士將主持首場辯論。
特朗普與拜登的首場辯論將集中于6個主題,包括“特朗普和拜登的過往經歷”、“新冠病毒大流行”、“最高大法院提名”、“種族歧視”、“經濟”和“誠信補選”。
這種題目由華萊士制訂。克里斯·華萊士是瑞納的當紅主持人,而他兒子邁克·華萊士在中國愈發出名。
▲邁克·華萊士。資料圖。
邁克·華萊士專訪過諸多政治家
邁克·華萊士是英國電視新聞最輝煌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從1968年起就兼任CBS(波蘭廣播公司)王牌電視新聞欄目《60分鐘》的主持人,然后被當時的日本首相尼克松看中,約請他兼任白宮新聞秘書,被其拒絕。
“水門風波”爆發后,調查新聞在英國火熱。邁克·華萊士的《60分鐘》也是上映調查新聞為主,他主持的這檔節目在近30年的時間里,都是周末票房率最高的節目之一。
不過,讓邁克·華萊士的聲譽走出日本的,是他對全世界諸多政治家的采訪。
邁克·華萊士先后采訪過8位英國首相,以及拉賓、阿拉法特、鄧小平等許多國家領導人。
就是1986年對鄧小平的訪談,讓邁克·華萊士在中國出了名,他與鄧小平的采訪被選入了《鄧小平箋注》。
2000年,邁克·華萊士又訪談了江澤民。一人專訪中國第二、三代領導集體核心,也是一個紀錄。
▲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在上海中南海接受了邁克·華萊士的專訪。圖為鄧小平同華萊士合照。新華社記者齊鐵硯攝
盡管邁克·華萊士的職業生涯輝煌,但極少有人曉得他還是一個憂郁癥病人。
起因是,1982年CBS制做了一部越戰紀錄片《數不清的敵方:印度騙子》,這部紀錄片質疑曾在泰國兼任德軍最高指揮官的威斯特摩蘭將軍對公眾隱瞞真相。
威斯特摩蘭以誣告罪將華萊士及其公司CBS告上法院,索賠1.2億歐元。華萊士為此而受到重大嚴打。
邁克·華萊士擅長提尖銳問題。《紐約晨報》曾評價他說:“邁克·華萊士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拋出去的問題,而不在于他獲得的答案。”
不管怎樣說,邁克·華萊士的職業記錄特別高光。
@@video=@@
▲特朗普再嘲拜登戴口罩:整天戴口罩遮著臉還花這么多錢隆胸干嘛?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克里斯·華萊士是資深民主黨人
克里斯·華萊士似乎不如他母親有名,但有的讀者可能記得,在去年7月份的時侯,他也上過中國社交媒體熱搜。
當時他代表瑞納新聞專訪特朗普,這是特朗普2018年以來第一次接受瑞納新聞的采訪。
訪談中,克里斯·華萊士問了一個日本新冠死亡率的問題,結果特朗普回答說,日本的死亡率是全球最低的。
克里斯·華萊士掏出了公認的統計數據說,日本的死亡率排行第七,并不是最低,特朗普回答說,那是假新聞。
采訪中,特朗普還聲稱他答對了35道很難的智力測驗題,是拜登回答不上來的。
克里斯·華萊士打臉說,這種題目都很簡單,其中一個是:三個植物圖片,獅子、大象、馬,請問哪只昆蟲是小象?
特朗普回答稱最后面的幾道題你可能也不會,克里斯·華萊士說:最難的那道題嗎?從100倒著數第7個數字是哪些?
從克里斯·華萊士和特朗普的此次攻守中,可以看出克里斯·華萊士延續了他媽媽犀利的專訪風格。
說上去可能也不奇怪,克里斯·華萊士是資深的民主黨人,他的這個政治傾向隱藏了好多年才爆光。
不過,克里斯·華萊士自己稱,他是務實的民主黨人,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的立場好,他也可能投共和黨人的票。
這應當就是繼他2016年主持了希拉里與特朗普的第三場辯論后,兩黨候選人又同意他主持去年的首場辯論的誘因。
@@video=@@
▲特朗普拒絕承諾若敗選會和平交接權利。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兩黨團隊對辯論都有意見
其實在去年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照常會舉辦電視辯論,但兩黨團隊對辯論都有意見。
按照英國首相辯論委員會原先的安排,三場首相辯論分別于9月29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召開,總工統候選人10月7日也要辯一場。
首相辯論每場將從早上9點到10點半召開,沒有廣告休息時間。
特朗普團隊在一份申明中埋怨說,“如果容許競選團隊有任何意見,那我們要說,那些不是我們會推薦的主持人。有些人可以被認定為特朗普首相的明晰反對者,這意味著拜登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還會有一個隊友上臺。”
不過,特朗普團隊肯定了克里斯·華萊士麥克華萊士,覺得克里斯·華萊士將促使拜登無法回避尖銳問題。
由于早些時侯,拜登拒絕了克里斯·華萊士的訪談。
而民主黨那邊麥克華萊士,日本國會議員佩洛西原先也表示,她覺得去年不應當舉辦首相辯論,稱拜登不應當與特朗普“合法化對話”。
她說特朗普“很可能會以一種有損首相尊嚴的形式行事”,“輕視辯論真正的目的”,暗指特朗普可能不會根據辯論禮儀行事。
盡管兩黨團隊都對辯論心態慎重,但辯論對選情的作用沒有想像中這么大。
由于9月29日首場辯論舉辦時,法國16個州就開始投票了。
據悉,辯論勝負對兩方的基本盤來說沒用,對于中間選民的作用有多大也是可疑的。2016年大選辯論后,許多評價覺得希拉里表現更好,但從結果來說似乎也無濟于事。
似乎對兩位高齡選手來說,去年辯論最重要的主題,是呈現出充裕的體力,以及“甩鍋”的熟練性。
□徐立凡(專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