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功有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體上;二是力作用在物體上。 其次,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一定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與物體沿力方向移動的距離(s)的乘積。
(功=力×沿力方向移動的距離)
3、功的公式:W=Fs; 單位:W→J; F→N; s→m。 (1焦耳=1N·m)。
4、工作原理:使用機械時,人所做的工作并不亞于不使用機械而直接用手完成的工作。 換句話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節省工作量。
測試點2:機械效率
5、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稱為機械效率。計算公式:η=Whave/
6、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實驗原理為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包括拉力F、物體的重量G、物體升起的高度h、繩子自由端經過的距離S。 實驗設備除了鉤碼、鐵架、細線外,還需要秤和彈簧測力計來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這些因素包括:動滑輪的重量、物體的重量以及繩索與輪子之間的摩擦力。 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有減輕動滑輪的重量、增加物體的重量、減少繩索與滑輪之間的摩擦等。 被提升物體的高度和繩子的纏繞方式會影響機械效率嗎?不會
測試點三:功率
7、功率(P):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稱為功率。 計算公式:P=W/t效率的公式有哪些效率的公式有哪些,或P=F·V。 單位:P→W; W→J; t→S。 (1瓦=1J/S的物理意義是:物體在1S內做1J的功。1千瓦=1000瓦)
8. 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