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1.方向:明確方向——如果你做的事情方向不對,你越認真,你就越難過。 因此,方向勝于速度。 如果你的方向是對的,你還害怕路途遙遠嗎?
2、激勵:激發潛力——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發揮作用。 否則,即使有外部力量的“嚴格管理”,其效率也無法長期維持。 因此,需要利用有效的溝通等手段,將“要求我做”的被動思維轉變為“我要做”的主動思維,從而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3、能力:提升技能——一旦“我想做”的熱情上升,我們就要幫助他們解決“怎么做”的能力問題,比如進行相應的配套技能培訓等。
4、機制:按勞分配——個人跑得快,團隊走得遠。 既然是團隊,就需要對團隊有有效的管理機制,比如人權、財權機制。 俗話說,財聚民散。 人們在分離時聚集在一起。 因此,企業要想長期健康地發展壯大,就必須有效解決分配的“機制”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人類統治的各種弊端將不可避免。
5、效率:方向是前提,動力是源泉,能力是工具,機制是保證; 方向錯了,一切都是零; 有動力但能力不足,就會有一定的效率; 但沒有動力,僅有能力未必有效率; 如果有能力,就不會有有效的管理機制。 很難長久,只有他們四個人齊心協力,才能高效!
2:案例分析
料房硬件回收計件費舉例:配額400,A輕松完成600-800,B奔波之后基本能達到400,C無論怎么努力也只能在350左右徘徊……
啟示①:方向結果導向,優勝劣汰,勝者勇往直前,落后者另辟蹊徑。
啟示②:動力——A、B、C都明白計件工作的好處,也不缺乏動力。
啟示③:能力、動力都有,但結果不同。 手腳的速度、做事的方式等等都展現了他們的神奇之處。
啟示④:機制——計件工作就是多勞多得,按勞分配,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啟示⑤:效率——為了提高良品的計件收入(不良品無計件費),員工A采用“回避”的方法,積極尋找治具的改進方法(回避治具指的是整個加熱治具的無效部分)掏空并保留有效加熱點,從而減少因治具無效熱量對產品造成的損壞),公司不僅減少了每月約1萬元的外包加工費,而且也將不良率從10%以上降低到2%左右。 員工人數從3人減少到2人,個人月收入增加600至700元,而團隊工資總額卻減少。 為此,公司還給予該員工表彰和物質獎勵。
啟示⑥:解決管理問題——說實話,內部激勵問題不解決,人就會管人,即使管十個之一,也不一定能管好、出結果。 為什么? 由于人們做事的方法、手腳的速度等本質上是不同的,所以評判工作結果的標準很難客觀地確定。 如果A在不計算工作量的情況下完成了600,則認為它超額完成了任務。 那他為什么要做700甚至800呢? ……
三:舉一例
1、變被動管理為自主管理——按產量付費,結果導向明確,解決按考勤付費的被動管理問題。
2. 及時共享成果——注塑操作員的計件工作基于標準周期。 如果周期改善新的業績,傭金基數將會提高,并及時給予獎勵。
3、合作共贏——解決用電問題必將在減少人員的同時提高效率,減少工資支出總額,增加員工個人收入。
4、合力共振——生產部門相關基層人員若實行按手工加工產值計件工資,工資水平由手工加工產值決定,主要由手工加工產值決定通過合格的產出,所以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維修人員等相關人員就像繩子上的螞蚱一樣,就像一場拔河比賽,每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互相關注和監督,誰是誰等難題不形成合力,逆勢而行,誰不努力……這樣一來,產量增加,缺陷率降低,效率提高10-20%,也不是什么難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減少人員10-20%甚至50%...
5、解決基層人員績效考核指標分解問題——大件、小績效——例如很難計算當前不良率指標數據的真實性。 例如,如果傭金是按照手工加工的產值計算的,那么不良率高自然會導致產值低,所以不良率指標就變成了次要指標……
四:相關問題
1、提成基數及提成比例、增減人員工資余額分配辦法、休假休假等具體問題需一一明確。
2、訂單和轉賬費率的波動會導致傭金工資波動等異常情況,需要未雨綢繆。
3.什么是標準周期? 多久更新一次?
4、計件人員數量的增加,需要相應統計人員的工作量增加……
五:基本原則
1、重產出,輕出勤——如果實行計件制效率和什么有關,出勤只是走個形式,所以只要不影響大局,出勤方式可以適當靈活。
2、重優化,不重權利——只要不違背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計件團隊成員就有權優化人員、優化工時等。
3、講求效率,不講形式——由于工資是按加工產值計發的,計件工人在工作時間可以適當放松休息,甚至抽煙。
六:特別說明
1、本文部分觀點僅在特定范圍內正確,例如對于生產部門人員; 不能隨意一概而論。 例如效率和什么有關,原則上不適用于非生產部門按考勤計酬的行政、后勤人員。
2、非生產部門的行政、后勤人員是否可以找到類似問題的解決方案? 我想,只要遵循“以結果為導向”的基本原則,勤于思考,類似的方法還是有的,比如倉庫人員按照標準托運箱數支付工資、租車費用按照標準數量支付工資等。行駛的公里數而不是基于出席率等
給你閱讀的驚喜獎勵
200金幣
獲得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