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這個問題,請問問自己:
1. 你是否經常因為分心而感到煩惱、沮喪或后悔?
這就是學習時分心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其危害大于你的實際損失(浪費了學習時間)。 通常,分心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感到惱火、沮喪或后悔。 這些情緒會讓你感到惱怒,從而更難保持專注,形成惡性循環。 長此以往,你可能一學習就開始坐立不安。
所以一旦發現自己因為分心而心情煩躁,請及時擺脫煩躁的情緒,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你不必感到如此不舒服。 我想,讀完下一部分后,你就不會再對自己那么嚴厲了。
2.我的期望太高了嗎?
如果你指望在整個學習時間內保持100%的專注力,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多數人在一堂課上可以保持注意力35分鐘左右(45分鐘)。 如果你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效率沒啥意思,你的大腦可能會過度勞累。 由于工作量過大,出現了“死機”的情況。 適當的分散注意力可以是讓你的身心得到自然休息的方式,所以給自己留出適當的分散注意力的時間。
事實上,10分鐘內的分心通常并不是完全分心。 只不過在專心聽課的同時,也將注意力分配到了其他事情上,比如一邊聽課一邊思考過去,一邊聽課一邊觀察周圍的事物等等。
當然,大多數人不太可能對自己抱有太高的期望,因為你可能在10分鐘內沒有意識到分心的情況,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上課仍然非常專注和高效。 無論如何,我希望通過明確表示分心不一定是不可接受的,您可能會感覺更好,并減少因在某些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感到痛苦。
3. 您是一個拒絕幫助的抱怨者嗎?
我在學校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 他們很主動地向我尋求建議,但他們總是反對或拒絕我給他們的建議。 他們經常告訴我:“是的,你是對的。” ,但這些方法我都試過了,但始終沒有效果。” “道理我都懂,但是這個方法對我不起作用。” 他們似乎一直在通過拒絕、否定別人的建議來證明自己已經努力過。 他們堅信,這其中一定還有更離奇、神秘的原因阻止我克服困難,絕不能用這種普通的方法來解決。 這可能源于保護自我價值的心理防御機制。
問問自己,你是一個拒絕幫助的抱怨者嗎? 我將與您分享的關于保持專注的技巧很容易遵循,相信我,它們越簡單,就越有效。 還有一些困擾你很久的問題。 很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克服。 只要方法對了,讓你感覺有提升,那么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
如果您問過自己以上三個問題并同意我的觀點,您可以嘗試以下關于如何保持專注的建議:
1. 睡眠可以幫助你集中注意力
許多學生可能會晚睡、熬夜,甚至熬夜。 如果每天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你可能無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 睡眠不足會耗盡大腦前額皮質(大致是前額周圍的區域)的能量,而前額皮質是幫助你集中注意力的核心力量。 大腦前額葉皮層能量缺乏,會產生類似于輕度醉酒的情況。 當然,你從來沒有喝過酒,但你可能從你的父親或看電視中知道,醉酒的人根本無法控制。
我可以為您提供一些睡個好覺的建議:
1)有一個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 如果你害怕宿舍里的噪音,可以嘗試戴眼罩和耳塞。
2)不用擔心睡不著。 如果你睡不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即使睡了2個小時,你仍然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一天的事務。
3)有相對固定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不要隨意改變。
4)睡前不要做太刺激的事情,如看電視、玩游戲等。
5)如果晚上睡不好,找個合適的時間小睡或者白天小睡一下。
2.保持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節奏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為平時學習太散漫。 我發現很多學生經常隨意安排他們的學習活動。 例如,當你坐在座位上時,看到桌子上有語文作業,你就會開始。 做語文作業,看到數學就做數學作業,累了就躺下瞇一會兒,和同學玩一會兒再說話。 當你狀態好的時候,你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學習,當你狀態不好的時候,你就會徹底放棄學習。 這些擾亂自己學習節奏的行為在校園里太常見了。 學習節奏混亂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學時想玩,玩時想學”。
當你的學習節奏混亂時,你的身體和大腦很難讓你做好快速進入專注學習狀態的準備。 因此,學習生活要有規律,學習時保持專注,休息時停止思考學習。 例如,我會建議學生課間10分鐘不要做作業。 即使他們做完一道題,我通常也會建議立即停下來,走到教室外面,和同學聊天,休息一下放松一下。 上課或自習時,連一分鐘的竊竊私語或看課外書都是不允許的。 這看起來可能很刺耳,但事實上,當你的大腦和身體習慣了這種節奏時效率沒啥意思,就不會感覺那么難了。
3.不要給自己“獎勵”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道德許可”。 這意味著,在你做了一件“好事”之后,你會感覺良好,然后你可能會允許或獎勵自己去做一件“壞”事。 比如,你專心做作業一個小時,所以獎勵自己玩半個小時的游戲; 你已經按時起床一周了,但你允許自己在某一天賴床一次。
你是否意識到,上述現象很常見,甚至你可能認為這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這么認為,我不禁要問你,放縱自己是一種獎勵嗎? 事實是,你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并屈服于誘惑。 請警惕此類現象的發生,以免擾亂您的生活和學習節奏。
4.及時發現干擾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歷。 長時間上課后,您經常會發現自己分心。 為了避免既耗時又令人沮喪的干擾,有必要及時檢測干擾。
其實,及時發現自己的干擾因素并不難。 你只需要做簡單的練習。 例如,我經常要求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在課堂上發現自己分心時在筆記本上做筆記(畫一條水平線或圓圈)。 如果你堅持訓練一周,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分心狀態。 能夠快速檢測。
有的學生甚至對上課時的注意力進行更詳細的記錄,不僅記錄分心的次數和時間,還分析分心的原因,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5. 下達保持專注的命令
我們可以將大腦比作一支軍隊,軍隊中的士兵有著不同的性格。 有聰明而理性的參謀人員——大腦皮層,有敏感而易怒的戰斗人員——杏仁核,還有知識淵博的情報人員——海馬體。 有沉默寡言的后勤部長——下丘腦等等。 而你是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如果你忽視了對這支軍隊的管理,不給他們任何命令,士兵就可能會自行其是。 上課時,大腦皮層想要認真聽講,杏仁核因為抑郁而想要回家,海馬體不斷回憶往事,下丘腦則因協調各方而疲憊不堪。 所以你的大腦會變得混亂。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很簡單。 作為指揮官,你應該挺身而出,帶領這群士兵,命令他們集中注意力。
我個人的具體做法是,當我需要工作或學習時(簡而言之,當我需要保持專注的時候),在我身邊準備一個計時器。 通常計時器每次為25分鐘。 當我按下計時器時,我高度專注于我想要完成的任務。 即使此時有電話或者其他小事情,我也不會轉移注意力。 每工作 25 分鐘,我就會休息 5 分鐘,然后繼續工作。 按下計時器的動作,就是你作為大腦指揮官,向大腦士兵發出的命令。
你的環境和我的不一樣。 如果你想按照我的做法,發號施令的方式不一定是按計時器。 例如,我的一些學生通過在一張特殊的紙上書寫來指示自己保持專注。 命令。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自習課時調整注意力狀態。 因為正常上課有固定的時間間隔(一節課45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所以我們不需要重新設置命令。 只要記住當鈴聲響起時在心里發出這個命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