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挺好,可以闡述天坑專業的本質,以及基礎學科為何不是四大天坑。
這兒首先要明白一點。對于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專業,根本不存在改行一說,由于本身就沒有對應的行業、職業、崗位,所以口徑理論上可以無限寬物理是什么專業,和數學扯上一點關系就行,理工科類工作能離得開數學學知識?
生化環材之所以是天坑。是招人多+蒙蔽性強+分校下限低+就業不好(不是不好就業),大部份人都存在“我真的有一頭牛,這個牛很辣雞”的情況。
化學學情況則顯著不一樣。
學數學門檻比物理還高,學科評估最差的中學基本上都是211(右圖),大部份人根本考不上的,大部份人對化學比較頭痛(盡管數學成績不錯),主動報名的極少。
這樣一來二去,學數學的基本上都是成績比較好的,比較喜歡數學的,矯飾心比較小的同事。并且能去的分校牌子都不錯,一定程度上可以憑著牌子找工作。對于數學好的學霸來說,想擼代碼,想進金融行業也不難的,學院霸還看不上呢,人家要做量化的。
但基礎學科考研才能就業好一點,化學也不例外研。不僅跨考金融、計算機熱門專業的,數學學本學科的方向也好多,就業方向也好多,數學學原本就是光學、聲學、電氣、熱能、力學、動力的基礎,這種方向都可以考,也算不上跨專業,傳統文科其實是不推薦的,只是說可以考。
粒子化學原子化學等離子化學就是偏理論方向。
匯聚態化學,基本上就是材料方向(深坑)。
微電子基本上就是芯片和半導體方向。
核化學基本上就是核(電)工程行業(小坑)。
工程數學屬于物理、物理、工程交叉學科,去國防科工部門比較多,國務院直屬的正局級機構——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在成都)就是專門搞這個的。
即使是不跨考計算機和金融,好多人也可以去IT行業做程序員、算法,也可以去金融行業做量化金融,例如清北中科大的中學生去了英國就三個主流出路,做科研,院校比較多,之后好多人去做了IT程序員和量化金融,名校生的綜合素養加學習能力很容易改行熱門行業,至于實際操作很快就學會,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越是高檔行業越看重這一點。
??瓶冀藤Y,或則考數學學科教學做數學老師也比較吃香,根本不算改行。
化學學之所以不算四大天坑,還在于數學好的中學生普遍“內秀”,以下方面優勢顯著。
數學學思維:數學學中學生都曉得《費曼數學學課件》,這本書就彰顯了數學學思維。具體來說就是從表面看原理、從原理到模型,數學模型與技術和量化金融領域有著異曲同工的聯系。數學學和量化交易都要涉及理想系統假定,價錢變動規律和流體速率的模型原理差不多。
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數學學知識可以在工程技術發展早期解決技術問題,這個在電子管、晶體管和計算機科學的誕生彰顯的特別顯著,初期的計算機專家、電子工程專家好多是數學學出身的。
堅實的數理基礎:物理化學不分家,化學想學好必須物理好,數學模型離不開物理,好多物理問題首先是個數學學問題物理是什么專業,例如拉格朗日因數法就是先在理論熱學領域被發展上去的。
過人的情商、好奇心和熱情:這是數學學中學生的集體特質,這些特質更適宜金融和計算機領域。
以上不是勸你學數學(勸也勸不了),想賺錢還是計算機軟件金融統計走起,數學只適宜有緣人,意思是沒有金鋼鉆別攬這個陶器活。
非專業人士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