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省普通高校文史理科類首批本科生招生工作于7月15日開始,7月24日結束。首批本科招生院校263所,其中計劃招生33505人福建高考本一線,占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28.8%。 實際錄取學生34933人,常規志愿者滿意度達96%。 招生流程組織有序,信息公開加強福建高考本一線,招生工作總體順利順利。
為進一步提高重點大學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比例,今年國家大幅縮減東部省份重點大學招生計劃,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面對這種情況,為了更好地滿足我省廣大考生“好好讀書”的愿望和我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我省將加大力度爭取重點高校今年在福建擴招,積極與優質大學溝通,積極推動重點高校在閩擴招。 服務。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我省“985”、“211”高校計劃招生13436人,實際錄取14588人,增招學生1152人,增長8.6%。 其中:“985”高校計劃招生4910人,實際錄取5497人,新增招生587人,增長12%。 本科批次招生流程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名牌大學吸引最多高分考生申請。 從錄取結果來看,“985”大學錄取分數線最高,“211”大學緊隨其后,同樣是省重點大學。 今年,39所“985”大學文、史、理、工平均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25分; 117所“211”大學文、史、理、工平均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為603分和605分; 另一批文、史、理工科普通高校錄取最低分數線分別為572和562。 理工科最低錄取分數線高于第一線100分的高校有36所,文史類最低錄取線高于第一線50分的高校有49所。 這些大學大多是“985”大學。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均有最低錄取標準比理工科高出第一線125分。 點或更多。
(2)考生對院校的選擇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我省考生更愿意報考本省高校、中東部大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周邊省份、長沙等大城市,以及浙江、江蘇、廣東、江西等周邊省份的高校,學校錄取分數普遍較高。 在理工科最低錄取分數線600分以上的83所高校中,有77所屬于上述領域。 相對而言,西北、東北、西南等偏遠地區院校考生報考積極性較低,少數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本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3)不同類型院校和專業生源差異較大。 從學校類型來看,金融類學校和醫學院類學校較為熱門,而農林類學校則相對冷門。 以理工科為例,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比一線大學高出120多分。 北京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均比一線大學高出130分以上。 一些農林院校錄取分數線最低。 靠近主線。 從各學校錄取的專業來看,金融、臨床與牙科醫學、建筑等專業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專業,且大多是學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專業; 農林、地質礦產、護理、社會工作、軟件工程等專業相對冷門,大多是學校錄取分數線最低的專業。 其中一些需要志愿者來完成招生計劃。
(四)全省普通高校學生質量總體良好。 今年,全省12所高校已安排招生該批次學生。 除少數中外合作、閩臺合作辦學、民族班項目外,均已完成招生計劃。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比一線大學高105分、69分、47分。 廈門理工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理工類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比第一梯隊高12分、10分。 今年,兩所學校新納入本批招生的專業均已完成本一級招生計劃。 福州大學、集美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四所院校閩臺合作項目學生人數好于去年,僅少數招生計劃未完成。 全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總體情況良好。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已完成正常招生計劃,錄取分數線分別高出一線院校85分、56分。 少數個別高校尚未完成招生計劃。
(五)農村專項計劃等特殊類型招生順利完成。 今年我省專項招生包括國家農村專項計劃、省農村專項計劃、自主招生、推薦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以及體育訓練、武術和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總入學人數1,871人。 為增加貧困地區農村學生就讀重點大學的機會,促進教育公平,今年國家農村特招錄取我省183人。 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人數均居全省前列。 6人以上; 省農村專項計劃全部安排省內重點大學招生,實際錄取1004人。 其他專項招生項目中,自主招生190人,高水平運動隊68人,保送生169人,體育訓練、武術、民族傳統體育專業247人,高水平藝術團10人。
此外,藝術類本科項目A批次招生已于7月21日順利結束。本批次招生院校共有61所,計劃招生2268人,實際招生2271人。 其中,美術類錄取1460人,音樂類錄取525人,編導類錄取130人,播音主持類錄取79人,舞蹈類錄取69人, 8人考入服裝表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