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5年合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蛋白——結晶牛胰島素。
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使地球的生物種類倍增,高級生物從此誕生。其生物的種類增加就如同炸彈爆炸短時間內就完成了。
寒武爆發吸引了無數的古生物學家和進化論者去尋找證據探討其起因。100多年以來的證據產生出解釋寒武爆發的兩種基本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寒武爆發是一種假象,這是某些達爾文或新達爾主義者所持的觀點。由于進化是漸進的,所謂的“爆發”只是表明首次在生物化石記錄中發現了早在前寒武紀就已經廣泛存在并發展的生物,其它的生物化石群則可能由于地質記錄的不完全而“缺檔”,造成這種“缺檔”的原因是前寒武紀地層經歷著熱與壓力,其中的化石被銷毀了。由于發現前寒武紀化石沉積層中存在大量象細菌和藍藻這樣簡單的原核生物,因而這一解釋不再有說服力。另一種觀點認為,寒武爆發代表了生物進化過程中的真實事件,科學家從物理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變化兩個方面來解釋這一現象。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化石
1965年,兩位美國物理學家提出了寒武爆發是由于地球大氣的氧水平這個物理因素造成的。他們認為,在早期地球的大氣中含有很少或根本就沒有自由氧,氧是前寒武紀藻類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并逐漸積累形成的。后生動物需要大量的氧,一方面用于呼吸作用,另一方面氧還以臭氧的形式在大氣中吸收大量有害的紫外線,使后生動物免于有害輻射的損傷。 生物學家則從生物本身的生態關系來探討這一問題,因為地質學的證據否定了這種氧理論的觀點。大約在距今10億年至20億年之間廣泛沉積層中含有大量嚴重氧化的巖石,這說明在這一時期內已經存在足夠生命爆發的氧條件。因而生物學家從兩個重要事件的出現來探索造成寒武爆發的原因,即有性生殖的產 生和生物收割者的出現。
生物學家則從生物本身的生態關系來探討這一問題,因為地質學的證據否定了這種氧理論的觀點。大約在距今10億年至20億年之間廣泛沉積層中含有大量嚴重氧化的巖石,這說明在這一時期內已經存在足夠生命爆發的氧條件。因而生物學家從兩個重要事件的出現來探索造成寒武爆發的原因,即有性生殖的產生和生物收割者的出現。
從化石資料來看,真核藻類大約在9億年前出現了有性生殖,實際上,有性生殖出現得更早。有性生殖的發生在整個生物界的進化過程中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由于有性生殖提供了遺傳變異性,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是造成寒武爆發的原因之一。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生物收割者假說是美國生態學家斯坦利提出的,是一種解釋寒武爆發的生態學理論,即收割原則。斯坦利認為,在前寒武紀的25億年的多數時間里,海洋是一個以原核藍藻這樣簡單的初級生產者所組成的生態系統。這一系統內的群落在生態學上屬于單一不變的群落,營養級也是簡單唯一的。由于物理空間被這種種類少但數量大的生物群落頑強地占據著,所以這種群落的進化非常緩慢,從未有過豐富的多樣性。寒武爆發的關鍵是草食收割者的出現和進化,即食用原核細胞(藍藻)的原生動物的出現和進化。收割者為生產者有更大的多樣性制造了空間,而這種生產者多樣性的增加又導致了更特異的收割者的進化。營養級金字塔按兩個方向迅速發展:較底層次的生產者增加了許多新物種,豐富了物種多樣性,在頂端又增加了新的“收割者”,豐富了營養級的多樣性。從而使得整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最終導致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產生。
由于寒武生物的突然變化使得原本不大的星球增加了生機,同時生物間相互達到了某種平衡,致使后期生物的增加速度減慢,在相對生命的長河中也許就是一瞬,其實也經歷了幾百上千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