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彼此相愛有什么不行!
吵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想炒菜不能沒有調料一樣!
好好給家里人做做工作!
祝愿你們早日完婚!
BT三大指控:高溫、重復讀寫、扇區斷塊。
有人指,因為BT對硬盤的重復讀寫動作會產生高溫,令硬盤的溫度升高,直接影響硬盤的壽命。而當下載人數愈多,同一時間讀取你的硬盤的人亦愈多,硬盤大量進行重復讀寫的動作,加速消耗。同時因為下載太多東西,使扇區的編排混亂,讀寫數據時要在不同扇區中讀取,增加讀寫次數,加速硬盤消耗。
不能說這些指控都是錯,但是又有沒有任何一種操作是完全不傷硬盤的?事實上,任何對硬盤的操作都會消耗硬盤,除非你將硬盤封起來不用,否則硬盤始終會有勞損的,所以你只能說BT可能會加劇這種消耗。但是,這種指控又是否可成立呢?
其實硬盤高溫是因為硬盤高速轉動,加上與空氣磨擦而成,讀寫動作的發熱量其實非常輕微。就算不使用BT,要是長期開著計算機運作,聽歌、玩3D游戲,都一樣會做成硬盤高溫。而且硬盤的轉速愈快,產生的溫度也愈高,這是硬件本身的操作問題,與軟件無關。因此,與其不用BT來保護硬盤,倒不如改善機箱的通風狀態還比較實際。
至于重復讀寫的問題的確存在。有些人形容,BT就像把單邊燃燒的柴枝折開兩、三段一起燃燒,大量的讀寫動作會大大加速硬盤的消耗,燃燒硬盤的生命。這種說法雖然有其道理,但未免也太夸張了。事實上,會做成重復讀寫次數增加的不只是BT,不良的使用習慣對硬盤的消耗不會比用BT少。透過增加BT程序的讀寫緩沖,可以大大減少BT的讀寫次數,減少對硬盤的消耗。而改正不良的硬盤使用習慣更是可以增加硬盤的壽命。因此只要調節得當,BT的重復讀寫操作并不會大幅消耗硬盤生命的。
扇區斷塊的情況也是類似的。無可否認,BT的下載會產生很多斷塊,但任何一部運作了一段時間的計算機,都會出現大量的斷塊。斷塊本身只是一個扇區的紀錄,并不會對硬盤做成什么影響。多斷塊會損害硬盤的原因,是每次執行某程序或檔案時,要不斷搜尋不同的斷塊來執行,減慢運作速度之余,更會增加CPU和磁頭的工作量,間接消耗硬盤生命。但這種情況可以透過定期重組硬盤的方式來修護,因此硬盤生命是取決于使用習慣,而非一、兩種軟件就可以影響的。
第4頁:到底有沒有損害
那么說,BT就不傷害硬盤啰?
才不!上面已經提過,任何對計算機的操作都會消耗硬盤生命,問題只在于消耗是否嚴重罷了。無可否認,BT的運作和引伸出來的使用習慣,都屬于會加速消耗硬盤的類型。BT傷害硬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有沒有緩存的問題,因為新推出的BT程序,都已經提供調節緩存的功能,害怕硬盤損壞的話,將緩存設成10MB、20MB好了。傷害硬盤的最大原因,其實是BT的分享概念才對。
溫故知新一下吧。BT的分享概念是什么?——「同一時間下載的人數愈多,下載就愈快」。當有十個使用者讀取你的檔案時,加上你下載時的寫入操作,同一個檔案在同一時間會進行十一次讀寫操作,對磁頭臂會造成一定的耗損。人數愈多,次數愈多,累積的耗損就愈多,長遠來說確實損害硬盤,因此有些人會用限制上傳人數、限速等方法來維護。但其實這種耗損相當輕微,耗損并不如「折開柴枝來燒」那么夸張,只要節制下載的次數和份量,已足以有維護硬盤的效果。
另一個會損害硬盤的BT分享概念就是「留下種子」。在資源共享的大原則下,「留種」是義務,留種愈長久,愈是美德。但問題是這會使硬盤即使在完成下載后,仍然得不到休息的機會,維持長時間的讀取上傳的操作。因此有些人會下載完成就離開,不愿留下做種子。「留種」的損害有一定的根據,任何電子產品都需要有休息的時間,除非你家的計算機有網絡服務器的級數,否則你始終也要適時讓計算機休息降溫。因此無論是上傳還是下載,用家還是需隔一段時間讓硬盤休息。但「下了就跑」的做法有欠共享的精神,與其做一個自私的下載者,倒不如節制一下BT下載的次數和份量,適時讓計算機休息還好。
容許我再一次重申:沒有任何一種操作是不傷硬盤的。但良好的使用習慣足以抵消大部份的不良影響,所以還是要看各人怎么用。如果一天到晚不停的下載或上傳當然是不行的,隔個兩、三天就讓硬盤休息一下吧。